2015.08.13
赵登禹路:北京街头被遗忘的抗战记忆

今年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事隔多年,经历过抗战的人已经愈来愈少,更多的是跟我一样、不需经历战火洗礼的幸福一代。“抗战”在香港一直都不是常被谈论到的话题,所以一般人对它的认知不深。反之,很多人都觉得接受内地教育的人都很熟悉自己国家的抗战史——但事实又是不是这样呢?

作者:陈斯妍

编辑 / 陈钧     来源 / 海峡飞虹专稿
赵登禹路:北京街头被遗忘的抗战记忆

赵登禹路

542

这次来北京,借着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实习的机会,我走过三条以抗战烈士名字命名的道路,分别是张自忠路、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相信很多人对张自忠都很熟悉,但对佟麟阁和赵登禹都有些陌生。接下来就和我一起走入赵登禹路,一起了解北京街头被遗忘的抗战记忆。
赵登禹路:北京街头被遗忘的抗战记忆

夏日午后宁静的胡同。

542

和张自忠一样,赵登禹也是抗日时期的名将。赵登禹是29军37师师长,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国展开全面抗战后,赵登禹在同月的28日遭到日军伏击,牺牲。抗战胜利后,为表扬他为国家英勇牺牲的事迹,市政府于1946年将此条路命名为赵登禹路以作纪念。
赵登禹路:北京街头被遗忘的抗战记忆

现时赵登禹路两侧大部分为民住房屋和商铺,车流较多。

542

位于北京西城区中北部的赵登禹路,全长近两公里,道路宽而长。赵登禹路曾于2006年接受改造,仿照明清民居的风格复建了路西侧临街的房屋,而路东侧则基本保持了原状。走在路上,发现除了路标和门牌上的“赵登禹路”外,赵将军的痕迹几乎了无影踪。
赵登禹路:北京街头被遗忘的抗战记忆

偶遇一名在赵登禹路附近上学的一位初中生。

542

“你知道赵登禹是谁吗?”我问一位路过、在附近上学的何姓初中男学生,“不大清楚,好像是一个名人吧!”在旁比他大一年的同学插话说,“我们曾在历史课本上看到过,是一位军长吧?……”但当我问起更多有关这位抗日将领的事迹时,他们的表情就显得有些茫然。追问之下,发现他们都对抗战的历史并没太大感觉。昔日英勇的抗日将军对现在的年轻一代来说只是路名而己,很难想象每天还有多少人穿梭在赵登禹路,却原来对这条路的历史由来一无所知。
赵登禹路:北京街头被遗忘的抗战记忆

80岁的史婆婆亲切地介绍赵登禹路的历史。

542

午饭过后,我沿着繁忙车多、商店林立的赵登禹路一直走,拐进一条十分宁静、几乎都没有人停留的胡同,只见一位在马路边开店,帮人修自行车、配钥匙的老婆婆。上前跟婆婆聊了几句后,发现原来今年80岁,从河北来的史婆婆在赵登禹路已经住了50年,店也开了近30年。坐在小板凳上、一脸悠闲的史婆婆对赵登禹路路名的由来十分清楚。“赵登禹就是一位抗日将军,当年他跟日本军打仗的时候死了,所以就把路改成他的名字去纪念他。”被问到赵登禹路以前的模样时,史婆婆继续淡淡地道出,“这路原来在文革的时候叫‘中华路’,文革后,政府就改回了‘赵登禹路’。”
赵登禹路:北京街头被遗忘的抗战记忆

史婆婆指着马路说:“这边以前的路都很窄,只有一条汽车道。“

542

史婆婆还指着马路说:“这边以前的路都很窄,只有一条汽车道,放眼看过去都是平房,都有人住。直到三年前政府在这里扩建、把汽车道改宽,又把平房给拆了,改建新的高楼房。”与年轻一代相比,大概只有上一辈的老人还能对抗战英雄记忆犹新吧。

路名是城市文化记忆的一部分,而赵登禹路等抗战名将路更是北京抗战历史记忆的重要见证;但当路背后的历史和故事都被人遗忘的时候,路的意义又是什么?

赵登禹路:北京街头被遗忘的抗战记忆

谢女士谈到自己对年轻一代认识国家抗战史的期望。

542

“年轻人应该要多接触和了解国家抗战时期的历史,唯有时刻认清和反省自己的弱处,才能自强自力,使国家将来更强大。”这是谢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作为孩子的妈妈,谢女士觉得现在的年轻一代对国家的抗战史的认识不够,认为政府可以从教育方面着手,在中小学再多下功夫,多组织活动,安排中小学生走出教室去实地探访、去看展览,让学生不止在课本上透过文字了解国家的抗战历史,也能亲身感受抗战历史中的爰国情怀,这样会来得更深刻和有意义。
赵登禹路:北京街头被遗忘的抗战记忆

赵登禹路的北京第35中学外墙上,有以赵登禹将军的英雄事迹为主题的浮雕。

542

走在这条路上,我看到了赵登禹的铜像雕塑。“这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赵登禹将军的事迹,知道赵将军的正直、尽忠,和一份对国家、对家庭的孝。”谢女士面露微笑、雀跃地对我说。从她看着站在一旁的儿子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更多的期待和希望。因为教育的责任从来不只落在学校身上,家长的以身作则也非常重要。但愿有更多家长能像谢女士般强调认识国家抗战历史的重要性,让本来己渐逝去的抗战英雄典故跟下一代的孩子再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