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将打造非遗区域品牌:建演艺联盟 推演艺合作
|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07-24 16:46:14 | 来源: 法制晚报 |
法制晚报讯(记者 耿学清)京津冀三地“地缘相近,文脉相通”,今后,三地的文化资源将开展更多联动发展。记者昨日从市文化局获悉,京津冀三地文化主管部门将携手打造非遗品牌。
同时,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将在三地轮流举办,三地组建京津冀演艺联盟共推演艺合作。
携手打造非遗品牌
昨日下午,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陈冬表示,京津冀三地有共同的文化欣赏习惯和文化资源,例如京剧、梆子曲艺等基础均很好,要将三地文化资源整合互补,全面推进。
陈冬介绍,三地将携手打造非遗品牌。今年6月13日至17日,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门联手在京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暨传统手工艺作品设计大赛,汇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戏剧等类别的近70个非遗项目,参展作品近130件(套),140位非遗传承人参加展示。
“集中展示了京津冀三地的非遗保护成果和优秀设计作品。”陈冬说,这也意味着打造具有京津冀区域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活动正式迈出了合作步伐。
今后,京津冀三地将依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加强京津冀三地非遗项目的挖掘利用,探索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方式,形成共同保护机制。
精品剧目三地展演
去年4月,市文化局便联合天津市文广局、河北省文化厅,推出三地四市河北梆子精品剧目展演,以此拉开了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大幕。
今年3月27日,京津冀三地文化厅局在京签署了《京津冀演艺领域深化合作协议》,并举办了京津冀2015年演艺项目推介会。今年5月至6月,“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在北京举行,京津冀三地11家院团的11台优秀剧目在北京的4个剧院上演了22场演出。京津冀演艺联盟正式成立。演艺领域的深化合作标志着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开始落地,向纵深合作迈进。
北京市文化局表示,今后,三地将共同打造采购平台,一年至少相互采购10台舞台精品剧目。今年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已经采购了6台,将在今年秋季推出的北京故事小剧场剧目展演,还将采购两地剧目,共同培育出演艺品牌,精品剧目展演就将成为保留演出品牌。
今年北京政府部门购买100个场次剧场资源为院团服务,明年则不低于200个场次。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鉴赏权,除了旅游定点演出、通俗音乐会之外,高雅的、传统的营业性演出,每场都有30%低价票,每卖出一张,政府补贴100元,河北、天津院团的演出也享有此项优惠。
据了解,京津冀三地将更加主动地在原创剧目、精品剧目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如北京交响乐团牵头,联合三个地方的优质资源,打造以“长城”为主题的大型交响作品。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