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联合采访团—湖南抗战名城巡礼”首站长沙岳麓山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邢楠)6月24日,由湖南省台办组织的“海峡两岸联合采访团——湖南抗战名城巡礼”活动正式启动,联合采访团一行人首站到达了长沙的岳麓山。

 

在长沙所展开的四次会战(也称长沙保卫战)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有着无比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粉碎了日军妄图歼灭中国第九战区主力部队的企图,同时也在军事力量和心理上给予日军沉痛打击。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更是为中国赢得了在世界上重获平等待遇的权利,促成了与美国、英国、苏联共同签署反法西斯联合宣言,为中国日后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奠定了契机,美、英也主动提出废除中国以前历届政府所签订的诸多不平等条约,归还了上海、厦门等地的公共租界,取消领事裁判权。这四次长沙会战的指挥部就设在岳麓山。

 

虽然抗日爱国将领薛岳所制定的“天炉战法”,在长沙会战中对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四次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在战略上也出现过很多纰漏,指挥官在执行战略中也犯过诸多错误,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保卫长沙仍然取得了成功,这就要归功于另外一个因素——湘军的英勇抗敌。

 

历史上曾国藩所组建的湘兵吃苦耐劳,骁勇善战,并因此取代了以满族人为主的绿营成为了清军主力。经过不断扩充,至1859年,湘军集团兵力约有十四万人,鼎盛时兵力达五十多万人,军中战将骨干以三湘子弟为多,因而出现了“无湘不成军”的民谚。在长沙会战中,本土作战的三湘官兵为保卫家乡更是表现的异常英勇,但是面对日军的强大武装力量,也产生了重大的伤亡,敌我损失一直维持在一比一的比率,而四次战斗阵亡的湘籍官兵大多也葬在岳麓山下。

 

因此,虽然岳麓山的抗战遗迹后来曾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仍然留下了众多历史证据,因此成为了重要抗战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