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门古镇享慢生活 品三国文化

海峡飞虹报道(记者赵江):清晨,伴着村口的潺潺溪水声和树上清脆的鸟叫醒来,看阳光透过薄薄的晨雾洒在卵石古道上,三三两两的猫狗在房前屋后嬉戏奔跑;阿婆们照例要开始准备蒸当天的第一屉米糕,孩子们在去学校的路上买上一个热腾腾的麦粿边走边吃。这一幕,是熟悉了都市快节奏的城里人想都不敢想的慢生活。而在富阳龙门古镇,这却只是普普通通一天的开始。

 

图片默认标题

 

图片默认标题

 

龙门古镇位于中国东部浙江省杭州市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背靠龙门山,居住着7000多人。全镇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古镇面积约2平方公里。至今,这里仍完整保留着江南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和山乡古街风貌。东汉名士严子陵游览龙门山时曾称赞“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龙门古镇便因此得名。龙门溪和剡溪呈丁字相交穿越古镇,四周峰峦迭起,围出一片景色秀美的世外桃源。

 

图片默认标题

 

记者在古镇里遇到游客胡先生的时候,他刚刚在客栈吃过早点,正和家人散步。胡先生是杭州人,开车到龙门镇最多也就一个小时。他告诉记者,几乎每个周末自己都会和家里人一起,开车到郊区或者附近的村庄散散心,暂别都市的喧嚣。这里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民风淳朴,商业味道也不浓。住在民宿里,虽然没有星级酒店那么高级,却可以和热情好客的主人同吃同住、谈古论今,真正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尽管是萍水相逢,有时候也能交上几个聊得来的朋友。漫步在古镇里,与村民话话家常,再喝上两杯自酿的米酒,胡先生说他几乎忘了自己是来旅游的。胡先生表示,周边他都玩过了。这边古镇还可以,环境还行。徽派主要是看一些建筑,这边小而精,比较清静,人比较少。

 

龙门古镇作为中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也是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后裔最大的聚居地。村内除了规模不小的明清古建筑群之外,还保留着当地特色的传统民俗和宗族文化。发散状的街巷好像骨架一样,以孙氏宗祠为中心向四方伸展开,连接起家家户户。四十多座厅堂,三座砖砌牌楼,一座古塔和一座寺庙筑成迷宫般的村落,有着极强的防御性。当你漫步其中,嗅不到古战场的硝烟,只感受到富春江南岸原住民的生活。

 

2004年开始,政府投入了1.5亿元实施“龙门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环境改造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龙门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同步开始以后,这里才名声渐起。富阳龙门镇副镇长盛志军介绍说,龙门镇自古以来紧依水路背靠山,占据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有着可进可守的优势,因此,当年孙权的后裔选择留在这块风水宝地,就是看中了它的宜居性与隐蔽性。对于这种与世无争的淳朴民风,当地政府在实施“古镇复兴”工程时也把保护放在了第一位,使整个古镇修旧如旧,保持了它古朴的风貌。盛志军说:“它的商业氛围不浓,非常淡。古镇里的老百姓非常传统,没有被大的商业环境腐蚀掉,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龙门的老百姓非常热情好客,不仅自然环境保持了原生态,民俗民风方面也保持了原生态。”

 

正是由于保护先行,古镇内外的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加上依托千年文化的积淀,“龙门古镇民俗风情节”每年都定期在这里举办。热情好客的龙门人、独特的民间风俗表演、诱人的美食、丰富的传统文化传承,无不展示着千年古镇独有的“风味”与“风情”。而古镇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也处处看得到当地人对家乡的钟爱。

 

循着巷子深处油炸面筋的香味,记者来到了村民孙申国的家。他生在龙门,长在龙门,现在是“孙权家菜馆”的掌门人,也是他,将三国故事与龙门镇的土家菜结合在一起,打造了一套独具孙权故里特色的“孙权家宴”。孙申国说,希望客人在自己的餐馆里,既可以吃到最地道的龙门风味,也能感受到东吴遗风。提到当初自创“孙权家宴”的想法时,他说:“这些菜呢根据龙门的特点,我们和城里还是不一样的。城里的东西,我们不可能跟它比花色品种,但是我们有原汁原味,孩时的记忆。(现在)老百姓口袋里有钱了,富裕了以后总想到外头走一走,看一看。现在一年比一年好。特地来我这里用餐的国内外的(客人)都有,包括美国客人,在网上看到对我餐厅的评价就特地来的也很多。”

 

在龙门镇,种几亩地、开个小店、或者办个厂子都曾经是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如今,旅游的开发给龙门人带来新的期待。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来说,如果农家乐是1.0版本,民宿经济就是2.0的升级版。目前,龙门镇的特色民宿约有30多家,不同于那些早就走上旅游规模化商业化的古镇,龙门人将以他们独特的淡然和淳朴,细心经营着“慢生活”、“家服务”和“趣体验”。在他们心里,这些才是留住客人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