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后人祭祖忆先人:我们理应为两岸交流多做事

中新社合肥4月8日电 题:刘铭传后人祭祖忆先人:我们理应为两岸交流多做事

 

中新社记者 倪欣然

 

安徽合肥地区自清明节开始的阴雨天气终于在8日重新放晴。当天上午,刘铭传后人一行近30人来到肥西大潜山刘铭传墓园祭祀先祖。

 

刘铭传(1836年-1896年),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末期淮军重要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台湾省首任巡抚。

 

位于合肥肥西县铭传乡大潜山的刘铭传墓园,顺山势而建,规模宏大。刘铭传墓园的选址由肥西县人民政府、史学专家和刘氏后人精心选择,按照清朝一品官员墓葬建立,占地3.34公顷,高146米,共有360级台阶。整个墓园由照壁、神道、碑亭华表、石像生、祭祀广场等组成,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

 

刘铭传五世嫡孙刘学宣是安徽省刘铭传研究会会长,虽已72岁,仍满头黑发、精神矍铄。他说:“我们兄弟姐妹一共八人,我排行老六,清明节期间阴雨绵绵,家里人有腿脚不好的没办法过来,所以选在今天祭祖。”

 

在葱郁的松树与花草之间拾级而上来到刘铭传墓前,五世嫡孙中现年最长的刘学亚代表后人宣读祭词后,整个家族对着墓碑三鞠躬。刘学亚说:“刘铭传故居现在被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纪念馆也将动工,先人的丰功伟绩将被铭记,他的精神也会得到传承。”

 

刘学宣说,墓园2011年修建完成后,每年都有许多台湾学生在夏令营时来此地祭拜。

 

祭祀完毕,刘家后人来到还未修复完工的刘铭传故居,回忆儿时曾居住在此的时光。排行老五的嫡孙女刘学曦12岁前一直住在故居的小洋楼里,她说:“洋楼是青琉璃窗,太阳照上去非常美丽,洋楼后是我们最爱玩耍的后花园,整个院子里载满了牡丹、桂花树、广玉兰,真是令人怀念。”当年刘铭传亲手栽植的广玉兰,虽经百年沧桑,至今仍高大挺拔,如今广玉兰已成合肥市树。

 

由于故居破坏较大,修复进展缓慢,如今复建的故居基本保留当时的建筑样貌。曾为会客室的“九间厅”已修复完毕,采用的仍是当时所用的砖石建造。故居内还有两栋楼仍待建设,一是刘铭传及其后人一直居住的小洋楼,另一个则是镇宅的“钢叉楼”。

 

据刘学宣介绍,今年是刘铭传抗法复台130周年,安徽省刘铭传研究会将推动召开第四届海峡两岸刘铭传学术研讨会,并计划将徽剧《刘铭传》介绍给台湾观众,“两岸对于刘巡抚认可度都很高,我们作为后人也理应为两岸的交流多做些事”,刘学宣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