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网购发展遭遇瓶颈 支付方式有待改善

12月2日上午,香港的程女士终于收到了她在美国知名网购平台亚马逊上海淘回来的衣服。从购买的当天计起,这个由美国发往香港的包裹共用了18天,需支付85港元的运费。“买了四件衣服,有一件尺码不合适,但不准备换了”,程女士说,“换一次又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拿到,而且往返的运费加起来比衣服还贵,不划算。”

 

当前,世界多地网购市场蓬勃发展,香港消费者难免被裹挟其中。然而,对于讲求高效和实用的香港人来说,长时间的物流运输时间和高昂的运费是难以忍受的。香港“海淘一族”钟爱的美国亚马逊、英国时装网ASOS、德国网购平台Zalora等海外网购平台上,从欧美地区发往香港的货物运费动辄70港元以上,平均需要13至19天的时间才可到达。在内地的网购平台淘宝网(香港)上,官方集运列表显示,只有四家获授权的内地快递公司可以提供价格较低的集运服务,首公斤运费在23-50港元不等,耗时约为一周。

 

相比之下,内地购物平台优惠的价格和相对较低的运费似乎更有吸引力。但事实上,“怕买到假货”是不少香港人在内地平台网购时的担忧。美国万事达卡公司2015年针对香港网购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香港网民购物时首要考虑的就是安全的支付工具及购物网站的信誉(77.6%),其次为较低的手续费或无需缴付额外费用(75.4%)及方便的付款方式(74.2%)。因此,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内地网购样品41.3%的正品率,无疑让不少打算在内地平台网购的香港人却步。

 

长时间的运输过程、高昂的运费和退换货费用以及产品质量没有保障,使得内地和海外的网购平台无法像在本土一样使用低价、包邮等促销手段开拓香港网购市场。然而,香港至今却也未出现任何成规模的本地网购平台。究其原因,高昂的仓储及人工成本和实体零售业的繁荣是重要影响因素。网络购物虽然不需实体店面用以产品展示和用户体验,但对仓储空间的要求很高。香港全球前五的仓储租金价格和人均每月上万港元的运输人工成本,让本地的网络电商盈利空间狭小,难以压低价格吸引购买者。同时,遍布的各类店铺和密集的商业网络,让香港人下楼就能有各种所需的日常用品和生活物资,选择丰富并且无需等待。

 

2014年,顾问公司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及大昌华嘉(DKSH)发表的调查报告指“香港网购市场仅占零售业的1.9%”,信息化程度如此之高的香港却在网购市场上裹足不前。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洪为民指,除了上述原因,配套支付方式的不到位是关键因素之一,“在内地网购可以用支付宝、用微信钱包等多种方式付款,方便并且没有手续费。但在香港基本只能使用信用卡、paypal支付平台之类的付款方式,一笔交易4%左右的手续费,有时还需要美元购汇的费用,对于中小企业发展来说负担沉重,又无法转嫁给消费者”。他表示,现在香港已经有本地企业开始关注网购的发展,然而市场太小及各种阻碍让当下香港的网络电商发展难成规模,“如果不改革支付方式、消除高额的支付手续费,香港网购发展的瓶颈短期内很难冲破”。(吴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