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挑战
|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2-03 11:12:58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互联网+”时代下的侵权问题已经成为不可规避的问题。在今天上午举办的2015中国产业互联网大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副司长武晓明表示,有关互联网的知识产权侵权事件越来越多。
武晓明指出,互联网天生的特性和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挑战。
“互联网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特征更加明显。”武晓明认为,在网络空间中知识产权的载体表现为数字信息,数字信息的无形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而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受到巨大冲击。“有形性产品的知识产权是随着国界有所区分的,但在网络空间里,虚拟性、开放性、无国界性给知识产权地域性造成冲击,网络知识产权导致网络侵权行为更加难以确定,执法主体难以明确”。
此外,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特征受到了一定的挑战。武晓明认为,信息一旦上网就变成公开、公知和公许的信息,信息传播不再依赖物理载体,侵权者很容易金蝉脱壳,这令网络黑客更加猖獗。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朱瑾认为,电子商务环境下,利用网络服务侵犯知识产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时有发生。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电子商务领域的各类纠纷案例中,知识产权占比最大。”朱瑾指出,某些情形下,是否侵权以及侵权数额如何确定是个难点。“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很多或真或假形态的运营模式,如果网络用户和网络运营商利用网络服务提供了免费的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确定违法所得是个难点。
“电子商务平台掌握最全面信息,对打击网络假冒伪劣产品至关重要,电子商务平台不直接参与交易,但是买卖活跃程度和平台用户数量,对平台利润和效益来说至关重要,所以不能说电子商务平台和买卖毫无关联。”朱瑾认为,目前,电子商务平台在侵权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到底怎么确定,还有争议。
具体到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权问题,朱瑾认为,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环境下,专利侵权行为更加多发,专利侵权判定更加复杂。此外,事件利害相关方倾向于把向电商平台投诉作为纠纷解决首选方式。
“根据我们的委托调查,在专利权人发现权利被侵犯后,78.36%的人选择向平台投诉卖家,仅有不到15%的人试图寻求公力救济。”朱瑾说。(记者宁迪)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