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上的今天】1941年12月29日 罗瑞卿作《目前形势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任务与工作》报告
编辑: 邢楠 | 时间: 2015-12-29 11:18:57 | 来源: 海峡飞虹 |
今天是12月29日,1941年的今天,罗瑞卿在八路军总部直属单位干部会议上作 《目前形势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任务与工作》报告。报告结合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实际,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党和军队的任务以及方针政策。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更加急切地要把华北变为其“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因此加强了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和八路军的“扫荡”、“蚕食”。这一年,日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的兵力超过千人的“扫荡”达77次,其中1万至5万兵力的大“扫荡”共15次。
八路军总部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心发挥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继续实行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对敌斗争。
为扭转不利局面,争取对敌斗争主动权,在1942年的春季反“扫荡”中,八路军首先在华北实行“敌进我进”的指导方针。各部队普遍组织由军分区或旅统一领导的武工队,深入敌占区全面开展对敌斗争。太行地区的武工队越过封锁沟,深入敌占区,在抗日群众的配合下,展开多种形式的斗争,开辟和恢复了五万多人口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42年下半年抽调一千多人,组成武工队,深入敌占区和游击区,对敌展开全面斗争,出现了错综复杂的新局面。北岳还以三分之一的主力部队,组成几十支武工队,有的秘密越过敌人封锁线,挺进到敌占区;有的分散到敌人封锁线两侧,开展政治活动和军事攻势,瓦解伪军和伪组织,收复和开辟了一千六百多个村庄,其中不少成了小块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或隐蔽根据地。山东和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也由主力部队派出若干支小部队,分散深入敌占区,发动和组织群众,对敌开展隐蔽斗争。
由于实行积极的“敌进我进”方针,开展全面对敌斗争,1942年,八路军各部队粉碎了日军的残酷“扫荡”,打破了日军的第四、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基本制止了敌人的“蚕食”,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不利局面得到了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