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世界各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5-12-22 16:31:35 | 来源: 海峡飞虹 |
海峡飞虹报道(记者 赵远方、郑磊):回望2015年,十个中国成语也许可以组成这一年环球风云的简约“年鉴”。古老和精妙的中国汉语不仅能梳理记录那些发生在2015年的环球热点,还能折射出这些当年热点的未来走向或对后世的影响。
马上进入2015环球关键词第一篇,中国成语“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这个成语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意思是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的意义就是让世人牢记战争历史,反思战争悲剧,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来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台词)
很多中国人对这段电影台词非常熟悉,它出自上世纪70年代风靡中国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讲述了前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艰苦战斗的故事。
炸弹在轰鸣,城市在燃烧。电影中残酷的战争场面,正是战争的真实写照。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始于1939年9月1日,结束于1945年9月2日,是一场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轴心国为一方,以中国、前苏联、美国、法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同盟为另一方进行的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
这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分为五大战场,即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您现在听的是前苏联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列宁格勒交响曲》,描述了苏德战场上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情景。从1941年9月至1943年1月,列宁格勒人民在被德军围困的近900个日夜里不屈不挠,顽强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俄罗斯著名史学家、参加过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老兵卡拉索夫回忆说,那是一场“绞肉机”似的战斗,每天都在与敌人的炮火、寒冷和饥饿做抗争。“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我们取得了胜利,因为,所有列宁格勒的市民都是一名合格的士兵,随时做好到前线与德军作战的准备,我们是真正的军民一体,这是列宁格勒的荣耀,这是我们取胜的关键。”
苏德战场是抗击法西斯德国的主战场,前苏联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用鲜血和生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中国战场则是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牺牲更大。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用三个“最”字总结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牺牲最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时14年,以军民伤亡总数3500万以上的巨大牺牲,长期抗击和牵制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14年的艰苦抗战,3500万同胞的鲜血,换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那一天,现年89岁的刘道明老人,正在湖南芷江机场当报务员,第一时间获得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至今,他都清晰记得当时芷江城里的欢庆场面: “我们几个年轻人抬着大收音机就满街转,东街到西街到南街到北街,就这么转,反复播送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诏书,街上那个热烈场面哟,那真的……那种热情、那种高兴,欢呼啊,拥抱啊,特别是放了好多炮竹,第二天看是厚厚的一层。”
但时至今日,包括日本右翼势力在内的一些国家和个人,仍然没有对战争罪行进行深刻反思,甚至企图篡改历史。对于这样的行为,各国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要坚决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和国际正义。参加过诺曼底登陆、还曾在远东地区对日作战的英国老兵乔治·巴茨表示,制造灾难的国家不可以重蹈覆辙,历史不可抹去,道歉必须真诚。“没有任何人可以抹去历史。德国对英国,日本对中国所犯下的恶行都有数字和史实来做证明。任何一方犯错了,都可以道歉或者做任何补救措施。但是曾经受伤害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历史的。对我个人来说,道歉必须是真诚的。”
历史不容忘记,这不仅仅是老兵的信念。今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仪式。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及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大会上强调:“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我们谴责侵略者的残暴,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一切否认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行,一切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行,一切逃避侵略战争历史责任的言行,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不论讲得如何冠冕堂皇,都是自欺欺人。否认侵略历史,是对历史的嘲弄,是对人类良知的侮辱,必然失信于世界人民。”
法国在5月8号也举行了系列活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欧洲胜利日70周年。法国总统奥朗德呼吁加强青少年对战争历史的认知。“这是为了让年轻一代能够从中得到启示,不去重蹈历史的覆辙。虽然身处的年代与战时不同,核心问题、挑战的性质也不尽相同,但是战争没有消失,即使它看上去离我们很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已然远去,但对于战争的反思没有“过去式”。牢记战争教训,维护世界和平,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无论是美国姑娘菲利普、欧洲议会议员贝拉·科瓦奇,还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陕北红军后代谢绍明老人。
“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因为一旦忘记了过去,那些悲剧又将重演。我们必须记住先辈们所做的一切。”菲利普说。
“二战是欧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悲剧篇章,我们应永远牢记过去战争的残酷及其所造成的恐惧,避免悲剧再次重演。”科瓦奇说。
“70年过去了,胜利来之不容易,使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谢绍明说。
这些不忘前事、珍视和平的声音来自全球、来自每个人的心底。
新闻推荐
- 珠澳台商台胞共赴惠州 探寻文化根脉 共谋产业合作2025-04-30
- 台湾有识之士忧心两岸关系 呼吁推动交流合作2025-04-30
- 同赴文化之约 共话创新创业2025-04-30
- 台湾“三三会”到访深圳点赞“深圳是个好地方”2025-04-30
- 追寻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雄足迹2025-04-30
- 电影《昔归轶事》在昆明首映 台胞:影片真正讲好了“云台一家人”的故事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