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珐琅彩技艺将启动复活计划 已失传200多年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2-21 13:40:49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清乾隆珐琅彩宫碗复刻计划日前在京启动。失传200多年的宫廷珐琅彩技艺即将恢复,为世人揭开了宫廷珐琅彩工艺的神秘面纱。
珐琅彩瓷器的前身为景泰蓝,最早出现在明代,正式起于清代康熙年间,盛于雍正、乾隆年间,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因制作工艺极度费工,自乾隆以后珐琅彩就销声匿迹了。后世虽然屡有仿制,但与当年工艺相去甚远。
据政合宫宫廷珐琅彩研究院创始人孙赫阳介绍,完成一个宫廷珐琅彩瓷器要经过167道工序。为了将该技艺“复活”,专家团队从1999年开始研制瓷胎画珐琅。历经十三年之久,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并反复试验之后,终于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将宫廷珐琅彩瓷器再度呈现给世人。
新闻推荐
- 7月,你好!2025-07-01
- 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 逾20万艘船舶平安通过深中大桥水域2025-07-01
- 上半年福马“小三通”航线客流量同比增长52%2025-07-01
- 山水有味人有情 两岸创业青年相聚浙江温岭2025-07-01
- 这个新兴职业 让沉淀千年的文化“随手可摸”2025-07-01
- 京韵铿锵耀榕城 闽台共谱梨园曲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