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额“上不封顶” 海外“港二代”港府喊你回家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2-18 11:30:00 |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资料图片
香港社会“银发浪潮”正汹涌来袭,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2014年每6个人就有1人达65岁以上,而预计50年后,每3人中便有1人为65岁以上长者。随着战后婴儿潮中的出生者步入老年,香港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在未来20年将最为急促。
为了保持香港的竞争活力,应对人口老化的挑战,早在本世纪初,港府便出台一系列吸纳外来人才的政策。随着人口形势日趋严峻,香港再出新招,在年内推出“优化版”的人才入境计划,其中更首度呼吁海外“港二代”回流发展。
人才新政瞄准海外“港二代”
香港保安局局长黎栋国日前公布“港二代”回流的进展——从今年5月4日开放申请,截至11月底,香港当局共接获190宗申请,已处理其中的100宗。申请人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年龄主要分布在21岁至35岁。
根据香港政府年报,港人移民目的地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据估计,2014年香港居民约有6900人移居海外,其中大部分流向美国(2200人)、澳大利亚(1900人)和加拿大(800人)。而在过去数十年间,移居外国的港人约有80万人。
香港《东方日报》社评指出,上世纪以来,香港多次出现移民潮,昔日移民子女如今已是青壮年,大都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国际视野,语言能力也较突出。而相关人数有数十万之众,不失为重要人才宝库。
据香港入境处助理处长罗振南介绍,移民海外港人的子女申请来港,首年不需事先获聘,但1年后需已从事一般由学位持有人担任、薪酬达市场水平的工作或已创业,居港7年便可获居留权。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教授兼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方伟晶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努力吸引移民海外的“港二代”是件好事,但还要看这项新计划的吸引力有多大。“香港的屋价非常贵,租金也很高,还有交通、人口密度、环境等问题。香港政府有没有提出完整的配套方案,吸引包括第二代海外香港人在内的优秀人才?”
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称,赴港的海外人才主要关注三方面问题,包括国际学校的学位、空气质量和房屋租金。她说现任政府在这些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如今香港是全亚洲国际学校入学名额最多的地方,数量超过4万个。
“争饭碗”还是“补缺位”?
除了推行吸纳海外“港二代”的试验计划(全称为“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香港今年还叫停了“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并对现行的人才入境计划进行优化,包括放宽根据“一般就业政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及“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来港人士的逗留安排等。
新增的海外港人二代回流“绿色通道”,被港媒评价为“条件相对宽松”,再加上名额“上不封顶”,对于有意回港发展的海外“港二代”无疑是重大利好,但因推出时间较短,效果尚不明显。而此番调整的几条传统申请渠道,又曾为香港人才输送做过哪些贡献呢?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于2006年6月推出,截至2014年底,政府共批出3097个名额。该项计划设有每年1000名的配额,由于条件较严格,虽申请人数连年增加,但通过者每年不过两三百人。与引进海外“港二代”试验计划相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不设配额,从2003年7月推出至去年底,已有高达74456名内地优秀人才通过此计划获准来港工作。
通过传统引才渠道进入香港的人数众多,在为当地提供高品质劳动力,缓解人口危机之际,外来人才与本地青年“抢饭碗”的争议也随之产生。港府新政为外来人才入港提供更多便利,是否会进一步推高质疑的声调?对此,香港入境处助理处长罗振南认为,有关人士怕是多虑了。
罗振南说,优才和专才是国际争相招揽的目标,希望此次引进措施优化后,能让他们在港发展有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截至去年底,经“一般就业政策”及“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留港的总人数分别约为7万人、1.3万人,只占香港整体劳动人口1.9%和0.4%。获批来港者同样必须是香港缺乏的人才,而非从事低技术工作者,不会与本地青年“争饭碗”。
资料图片
回流意愿受多重因素影响
港府此次特意敞开大门迎接海外“港二代”回流,异乡游子们如何回应?明年将在英国华威大学商科毕业的杨展鹏坦言有兴趣申请来港,在他看来,香港是亚洲地区重要金融城市,回港有助于事业发展,同时能更近地接触内地经济。但另有移民加拿大的“港二代”称,习惯了国外的优美环境,很难说服自己回到香港去承受那样狭窄的空间,还有那样大的工作压力。
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何肇展在加拿大出生,但在香港长大,直到读大学时才又重返加拿大。她近日面试成功,顺利获得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职位。“我不愿回香港,虽然我妈还在那里。加拿大这边环境好,地方大,朋友更多,工资更高。我如果回去,可以和妈住在一起,但将来根本买不起楼,连租楼都困难。”何肇展说,许多香港同学留在加拿大的原因也和她相似,而愿意回去的同学,主要是因为家人还在香港。
《东方日报》社评称,吸引人才计划是双向选择。海外港人子女的回流意愿,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比如习惯了西方生活之后,未必能适应本港局促的居住环境,楼价及租金又超过了一般年轻人的承受限度。而香港产业结构较为单调,英雄恐难找到用武之地。香港科技人才虽屡有发明创造,但缺少将其商业化、市场化的条件。更何况,香港社会近来泛政治化,由经济之城变成政治之城,连一向被视为象牙塔的高校也被政治入侵,难免让人心生犹豫。
在本月初香港立法会人口政策会议上,有议员直指“港二代”回流成效欠佳。林郑月娥回应称,香港官员外访时都会与当地港人见面,并介绍有关回流香港的试验计划,海外港人对此“整体反应正面”。“计划只推行约半年,难以评定申请反应是炽热或冷淡,因为回流香港不是简单决定,需一段时间考虑并评估状况。”
新闻推荐
- 埃及中国问题专家:春节是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2025-01-20
- 亚冬会火种采集“以冰燃火”难点是啥、怎样实现的?2025-01-20
- 台湾各界:期盼已久,热烈欢迎2025-01-20
- 厦金“小三通”航线每日往返班次增加至24个班次2025-01-20
- 世界各地蛇年生肖邮票“上新” 你最pick哪一款?2025-01-20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