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现黑洞高速喷射物质新模式
|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1-27 11:05:14 |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吴晶晶)提到宇宙黑洞,人们都知道它能吞噬一切物质。实际上,黑洞在吞噬物质的过程中有时也会产生向外的喷流。此前天文学家普遍认为黑洞吞噬物质产生高速喷流时会伴随硬X射线辐射。中国科学家近日的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认知,揭示了黑洞吸积和喷流形成的新方式。
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继峰带领团队完成的这项重大科学发现发表在25日出版的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上,并被认为是2015年度本领域内最重要的五大发现之一。
据介绍,黑洞如何吞噬物质及喷流如何形成是天体物理学中的重大前沿问题。刘继峰团队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西班牙的GTC十米望远镜和美国的Keck十米望远镜,对千万光年之外的旋涡星系M81中的极亮超软X射线源进行了光谱监测研究。
“之前天文学家普遍认为黑洞吞噬物质后不能产生超软X射线谱态,且只有在X射线低硬谱态或甚高谱态下才会产生相对论性喷流。但我们首次发现极亮超软X射线源的光谱中具有高度蓝移的氢元素发射线,这说明其中存在速度达到0.2倍光速的相对论性重子喷流。”刘继峰说,“这就为天文学家理解黑洞吸积与喷流形成打开了一面新的窗口。”
“在超软X射线源中发现相对论性喷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改写了我们对超软X射线源的本质和喷流形成的认知。”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瑞麦什·拿拉言评论说,“它生动展示了黑洞过量吞噬物质时产生高速重子喷流和浓密的吸积盘风的情况。”
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表示,这项工作是我国科学家在黑洞研究领域的又一突破性的重大天文发现。近年来我国天文学家不断在《自然》等杂志发表重要科学成果,表明了我国天文学整体研究水平的逐步提升和巨大潜力。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