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后去补碗 专利修复技术助融资3000多万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1-18 11:29:21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一个大学生竟然去补碗?”2010年,当卢成堆准备创业做餐具修复时,朋友和家人都不理解。但他没有放弃,蹬上一辆破三轮车去收碗,“我多补一个,就会少一点浪费,少污染一点环境,这是有利于节能环保的大事业”。
渐渐地,凭借高超的专利修复技术,公司慢慢发展起来。2013年,卢成堆想进行股份改造,因为公司注册资金只有10万元,很多人讽刺他,他不畏言,执意在浙交所挂牌,成功融资3000多万元。
2014年,由于探索技术升级和服务转型,他考虑在新三板转板,又有人质疑:“新三板交易量不活跃,转了有什么用?”他又一次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最终上市并融资1亿元。
如今,几个人的团队发展成拥有近200家加盟商的连锁企业,1988年出生的农村少年成为上市公司老总。11月17日,卢成堆当选“2015年大学生创业英雄十强”。此次活动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KAB全国推广办公室联合主办。
卢成堆发现,获奖的小伙伴大多和自己有相似的经历,面对创业路上的冷眼和嘲笑,坚持梦想,不断创新,永不言败。
“创业创新者就是今天这个时代的英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近日的“双创”活动周上说。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黄金时代呼唤更多英雄的引领,创新创业精神才能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真正的创业者要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成立“瓷爵士”公司之前,卢成堆发过传单、做过销售、开过校园通讯店。从温州市苍南县一个小山村走出来的他,“当初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让家人过上好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
2009年9月25日,一篇关于“碗具翻新”的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这项技术可为一家四星级餐饮企业一年节省几十万元的破损开支。卢成堆判断,这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更重要的是可以“变废为宝,保护环境”。他很快联系上那位瓷器修补专家,果断卖掉自己刚买的轿车,开始“补碗创业”。
“创业不是单纯地做生意赚钱,真正的创业者要为社会创造价值。”卢成堆的创业梦想也在发生变化。
张振华认同这个的观点。这位1995年出生在内蒙古农村的大学生,正在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再造家乡。2012年,他看到一个数据,为了提高产奶量,每年内蒙古的牧场从美国进口紫花苜蓿数量达上百万吨。他不服气,“为什么要进口美国的草,我们能不能自己种?”
2014年,他带领团队试种1000亩紫花苜蓿,纯利润达150万元。他看重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紫花苜蓿的根特别长,有很好的防风固沙和固氮作用,如果大面积推广对生态改良很有利”。
最大的困难是说服农民。要实现大规模生产,需要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连成片。一开始,农民并不看好这种“奇怪”的作物,他们担心一旦失败对以后的耕种会有影响。张振华挨家挨户去解释,并且提前付租金,让农民看到自己的诚意。
如今,尝到甜头的农民开始找上门来要求学习种植,他的学校所在地湖北省的一家企业也为他的团队专门建立了试验田。虽然农业科研的周期较长,研究一个紫花苜蓿新品种,至少需要八九年,但是张振华有信心坚持下去。
越来越多创业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富起来,“但创业英雄一定不是一夜暴富”。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文成表示,只有长期积累,对相关新技术的研究足够深入,目光足够敏锐,才能抓住商业机会,“解决了社会问题,创业才是有价值的”。
创业英雄是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星,引领大众前行。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邓汉慧看来:“创业的本质是创新,衡量创业英雄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创新驱动。”
创新精神不能等到上大学后才培养
一些创业英雄在探索商业模式创新,为传统行业注入新活力。
1990年出生的张文刚来自辽宁,他在创业时发现传统石化产品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所以依托车联网技术和润滑油生产线,改变汽车维修行业信息垄断,打破汽车配件的价格底线,为车主提供一键式保养服务——不仅打掉中间销售差价,而且让顾客相当于拿着车的“体检报告”去维修。
1988年出生的刘伯敏,在2013年年底接手了南京市一家传统包子店。他用互联网的方式经营得有声有色,客户到店后,不需要排队和服务员点餐,自己扫微信二维码即可进行点餐支付,省去排队的繁琐。“快节奏”的上班族很快被吸引,包子迅速占领市场,如今已拓展到全国200余家门店,吸纳大学生及社会青年800余人就业。
“包子哥”刘伯敏的故事在南京高校广为流传,学弟学妹谈起他来经常说,“他大一还在发传单,大四就凭借自己的努力买车买房”。这些创业路上的前行者是真实生活在大学生身边的创业英雄。
8次创业,失败6次。说起自己多次创业失败的经历,1990年出生的杨成兴口气平静:“就是在做我喜欢的事。30岁之前我不提成功和成就,只是在成长。”因为喜欢花卉,他做过园艺创业,创建了花卉种植的新标准;因为喜欢钓鱼,又发明了适合钓鱼运动的各种智能硬件,改变了运动员的操作方案。
杨成兴的成长显得很另类。2013年10月,因为公司发展和学业冲突,杨成兴毅然选择休学创业;在他高三那年,复旦大学曾联系希望他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只要高考上线,就破格录取,但有3项发明专利的他不想参加高考,决定做一名高职院校的大专生;初中时,杨成兴就有了第一项发明,还创建了一个有200多个成员的科技社……
“创新精神不能等到上大学后才培养。”邓汉慧说,追溯创业英雄的成长经历,大多可以看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中小学时期就凸显出来。
邓汉慧认为,当下很多人都认识到创业很重要,但真正行动的人还不够。所以,创造一个容许失败的环境至关重要,要鼓励年轻人敢于尝试,即使失败了也有基本的保障,不会被另眼相看。
创业英雄有更多机会走上国际舞台
1992年出生的李尘奇,在美国留学时创办了高端海外实习项目,由于项目稀缺,很快便有新东方等留学机构前来寻求合作。在创业顺风顺水时,李尘奇却有了另外的选择——赴藏支教。
这带给李尘奇完全不同的体验。一些藏区的贫困儿童,因为家里没有保温瓶,在寒冷的天气里连喝上热水都很困难,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些什么。李尘奇和中央财经大学支教团的成员们一同积极筹款,筹集到10万元以及保暖器材、净水设备,共捐赠大型饮水机10台、小型饮水机50台、保温杯4000个。这个项目填补了西藏地区扶贫开发类公益项目的空白。
热心公益的创业英雄不在少数。刘伯敏经常想起乡亲们供他上大学的情景,有一多半学费都是用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凑出来的。在经济渐渐好转之后,他开始回馈家乡,还发动身边的企业家朋友加入进来,为江苏苏北、甘肃陇西等贫困地区学校进行支教和募捐助学,并为边远山区小朋友建成了多间蓝天书屋。他希望有更多孩子可以像他一样打开眼界,了解世界,发展自己。
在“双创”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英雄有了更多机会走上国际性舞台。在去年的APEC峰会上,卢成堆和一些国外的瓷器巨头一起谈论瓷器事业、资本运作。他发现,说起中国的瓷器,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竟然没有叫得响的日用品品牌,而英国、日本、德国的多个品牌随口而出。他意识到,自己与世界顶尖同行还有差距。
卢成堆联合江西景德镇、广东潮州等陶瓷文化较为丰富地区的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开发日用品瓷器品牌。他提出“餐具三包服务”,买了“瓷爵士”餐具,就可以获得免费补碗的服务,真正确保消费者权益。
他梦想有一天,“CHINA”(“瓷器”和“中国”的双重含义——记者注)可以在全球大放异彩。
新闻推荐
- 埃及中国问题专家:春节是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2025-01-20
- 亚冬会火种采集“以冰燃火”难点是啥、怎样实现的?2025-01-20
- 台湾各界:期盼已久,热烈欢迎2025-01-20
- 厦金“小三通”航线每日往返班次增加至24个班次2025-01-20
- 世界各地蛇年生肖邮票“上新” 你最pick哪一款?2025-01-20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