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穰和他的“供应链王国”之梦

与热衷于掘金内地北上广深等城市的前辈们相比,2005年就开始扎根广西创业的香港人潘家穰可谓剑走偏锋。如今,潘家穰在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经营的公司年营业额已经过亿,而他的目标是打造连接中国与东盟的“供应链王国”。

 

本科主修经济学、硕士攻读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潘家穰一早就看准了东盟及内地西南地区广阔的市场。他说:“我分析发现,当年周围的投资者、公司都将注意力放在欧美市场,近在咫尺的东盟却被很多人忽略。广西是连接内地与东盟的核心经济区域,潜力巨大。”

 

科班出身的潘家穰找出2005年之前的数据,发现多年来广西对东盟贸易额增长率每年均超过30%。潘家穰将自己赴广西创业的想法告诉了母校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后,也得到了支持。

 

2005年,潘家穰将创业的首站选择在广西首府南宁,主要从事供应链业务。

 

“每一个创业者过程都是困难的,这种困难存在于每一年、每个月、每天甚至每分每秒,我要做的就是战胜他们。”潘家穰说,刚来广西创业,市场拓展、资金供给、人才储备都曾困扰他,“我总是告诉自己,坚持越久,机会就越多”。

 

潘家穰的坚持终于让他的事业迎来了一个“大机会”。2010年,涵盖19亿人口大市场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他经营的主营进口红酒、咖啡和其他食品供应业务的公司成为最早一批进入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的公司。

 

地处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和西南地区出海前沿的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是中国距东盟最近的保税港区,具有口岸、物流、加工三大功能,是国内目前开放层次、政策优惠、功能配套、通关便捷等水平都较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可以说,我见证了钦州保税港区整个建设过程。”潘家穰回忆道,由于保税港区是吹沙填海而成,配套交通设施建设相对缓慢。为了监督公司产品展示区的建设,他时常要从钦州市区搭乘别人的摩托车、电动车进入保税港区。

 

同时,他也了解到保税港区在进口外国产品方面做得比较规范,自己在香港做生意时,结识了不少欧洲、美洲酒庄的老板,潘家穰决定做大做强公司的红酒进口业务,打开内地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市场。

 

潘家穰说,公司在众多的进口红酒供应商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保税港区顺畅的业务流程管理和港区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我在其他港口也进口过红酒,但是钦州保税港区服务绝对是最快捷的。集装箱进入码头后可以直接进入海关,而不用再等几天,这关键的几天就保证了红酒的品质”。

 

2013年,潘家穰的公司与广西本土国有企业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联姻”,组建广西北投宝迪红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打造钦州保税港区国际物流业的龙头。

 

当年年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率团考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潘家穰既是“老乡”又是优秀青年企业家代表,在钦州国际酒类交易中心向梁振英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没想到行政长官那么和蔼,在交易中心听了我的介绍,又具体询问了公司的困难、日后发展的想法、对港商来广西投资的建议等,聊了很长时间。”潘家穰说。

 

更让潘家穰没想到的是,梁振英回港之后,还用他的创业故事鼓励香港人利用好香港人背景和国际视野,用好国内外机遇,敢闯敢搏。潘家穰说,这让周围在困难中打拼的中小港企很受鼓舞。

 

如今,潘家穰除了时常邀请身边的朋友、生意合作伙伴到广西走走看看,挖掘投资机遇,他也开始接受广西政府的邀请,跟随政府部门到欧洲、北美、港澳地区做招商引资工作,“我只是用我的例子邀请他们来广西看看,他们自然就知道了”。

 

“未来,公司计划把全球划分北美、欧洲、东盟、南美、港澳台等多个片区,把广西定位为中转、服务的核心区,引进片区内经我们精心挑选的、当地知名的、价格适宜的产品,供给内地的企业分销到全国和东盟地区。”潘家穰说。

 

新华社记者熊红明翁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