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国商会主席谈李嘉诚迁册:非撤资和避税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5-01-20 11:04:05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资料图:2014年两会期间,陈经纬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 近日,86岁的香港富豪李嘉诚“迁册”开曼群岛“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各方猜测。虽然李嘉诚多次重申并非撤资,但舆论仍对此多有疑虑,所谓“政治原因”、“避税”、“脱港入欧”等推论甚嚣尘上。近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中国商会主席、经纬集团主席陈经纬接受中国经济网独家专访时表示,李嘉诚先生作为一位卓越华人,从他对内地和香港的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等以百亿为数的无偿捐赠行为体现,我们应绝对相信他不会不爱自己的国家,不会放弃华人社会的国际大都市、而且是他人生事业起步的香港;作为一位成功优秀的企业家,更不会放弃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
中国经济网:有观点认为李嘉诚转移注册地是"脱港入欧",你认为迁册与撤资有没有必然联系?
陈经纬:李嘉诚先生控股的旗下两家公司通过重组合并再分拆,迁移注册地,而继续保留在香港上市。事实上,仅是控股公司注册地的改变而投资地没有改变,投资项目所在地和投资金额都没有改变,就绝对不能将其说成是“撤资”。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公司选择在商业运作较方便、税收较优惠的这些“群岛”注册的比比皆是,包括中国的国企、民企在内旗下的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公司同样是在这些“群岛”注册。在这些“群岛”注册的控股公司仅是一个控股名义,都没有在这些“群岛”进行实质性的投资。有人把李嘉诚先生这一在香港社会常见的、合法的商业行为与政治行为挂钩,我认为是姑妄之言。希望大家不要把一些商业行为政治化,也不要带着有色眼镜且未经专业分析“想当然”地揣测而去作不善意的、不公平的评论。
中国经济网:有人认为李嘉诚“迁册”开曼群岛是为了避税。
陈经纬: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在法律框架下,任何依法运作的商业行为都受到法律保护,因此李先生公司的迁册行为无可厚非。我认为,迁移注册地与通常讲的“避税”是两码事。所谓“避税”是指在同一个管理体系、同一法定税务制度框架下,通过专业知识充分利用税制的灰色地带和条款从而减交税收,这才是通俗说法的合法“避税”。公司迁移注册地应比喻为将公司迁入“特区”、“新区”、“自贸区”等享受政府赋予的、法律规定的、公开透明的“优惠政策”区域,然后注册在区内,投资经营在区外,这种行为不是撤资、不是避税,而是“享受优惠政策”。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说,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自由市场,允许商业体自由选择注册地,迁转到最方便商业运作和最优惠税收的所在地注册,这是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大竞争优势。
中国经济网: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挤泡沫"时期,李嘉诚是否感受到寒意,因此做出迁册行动?
陈经纬:每个经商者都有自己对市场的认识和判断以及根据自身条件和实力作出对总体方向和具体项目的选择与决策。比如去年李嘉诚先生旗下公司在内地卖掉若干地产项目,社会舆论中不乏将其说成是“撤资”。我认为,这是不明真相且缺乏商业常识“想当然”作出的武断揣测。事实上那段时间李嘉诚先生卖掉的项目仅占他旗下在内地投资中的少部分,在内地绝大部分的投资项目他仍继续持有并在正常经营,甚至还在寻找新的投资项目。这种行为是十分正常、普通的商业行为。也就是说,买入必有卖出,见好就收;出售达到预期收益的项目,然后再投资收益更高、长期更看好的项目等等。
如果说是因为中国处于房地产市场“挤泡沫”时期“感到寒意”而做出迁册行为,那更搭不上什么关系。李嘉诚先生最成功的商业举措常是在市场初显寒意、渐入低迷甚至危机到来时凭藉他的实力和眼光重拳出击,获取超常规高回报利润。李嘉诚先生虽有独特的眼光和实力,但是他以往作出的商业选择也并非百发百中,我们企业界也不必盲目跟风,应考量自身的条件和实力以及市场因素而做出自己的选择。
中国经济网:如果李嘉诚撤资,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陈经纬:前面我已负责任地说那不是撤资。如果假设真的是撤资,我想也是没有多大影响的。大家都清楚,中国经济目前的总量有多大,比如现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市值就有约25万亿港元。如果真有一家庞大的单一企业撤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犹如小石子投掷进大海,不会掀起多大浪花。
中国经济网:你认为中国目前的政商环境如何?
陈经纬:目前中国企业就生存、发展环境而言,比任何国家都好。好就好在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好在有一个逐步走向小康的十三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好在国家发展到现在外汇储备马上就要超过4万亿美元,好在把"引进来,走出去"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好在中央政府“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
现在不乏有人“唱衰”中国经济,我认为那不是"衰",而是步入“新常态”。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是一张白纸,百废待兴,你可以根据需要来画图,发展空间无法用语言、文字形容,保持多年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应说是“空前绝后”。现在这张白纸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描绘了很多美丽的图案。现在与以前相比,虽然投资空间相对小了,但实际上是步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下的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在过去30多年来谁放弃中国市场,谁就得不到利益;在未来30年谁完全放弃中国市场,谁就将后悔。(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姣雁)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