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保国:汉文帝“妙用”道家智慧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5-01-14 15:15:35 |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
道家思想问世后,便对政治、养生、思维等产生影响。汉文帝以力量薄弱的藩王身份继位,初登皇位“常战战栗栗,恐事之不终”,而黄老学“卑弱以自恃”、“以弱胜强”的特点适合他“盖力不能取,而以智取”的特点,被其奉为“南面君人之术”。
无欲无争,保全性命
汉文帝与景帝父子两代都采用了“黄老”道家学说。首先这与他们的家教有很大关系。汉文帝与汉景帝的母亲,都喜好《道德经》而深受其影响,在母亲们的教育理念下,道家思想成为文景二帝治国思想的主要来源。时代环境对于道家思想的青睐也影响了二位皇帝。在楚汉相争时期,张良、陈平、韩信等人灵活地运用道家思想,才使楚军大败、汉政权得以建立。而秦末酷法暴政则令人深恶痛绝,在反思其深层原因时,道家思想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并融入包括文帝在内很多人的思想深处。
汉高祖刘邦死后,政权落入其妻吕雉手中,她想将帝位转给自己娘家的人,于是,大开杀戒,将刘邦的儿子几乎赶尽杀绝,只有小儿子刘恒幸免于难。这不是吕雉心软才刀下留人,而是刘恒及其母亲“无欲无争”的姿态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刘恒母亲薄氏知道宫廷斗争的残酷现实,便苦读《道德经》,领略道家思想的精髓,走上清净无为的道路。在母亲潜心寡欲思想影响下,刘恒或无意与其他皇子争夺继承权,甘愿被分封到西北边疆、毗邻匈奴的荒漠贫瘠地带为代王。刘恒在没有其他皇子愿意来的偏僻地方为官,几乎被朝野遗忘,正因如此,才躲过了吕雉的迫害。
吕雉死后,大臣们在寻找合格的皇位继承人时发现,皇子只剩刘恒一人了。于是,这位远在边疆、性情朴实、清心寡欲、守道尚德的代王便被请到长安,是为汉文帝。
谦卑下位,获得皇位
刘邦曾谈过自己能够虚心听取能人的意见是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他说,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自己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自己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且百战百胜,自己不如韩信。以“谦卑”之心知人善用,才是自己取胜的根本。这种思想也影响着淡薄名利、潜心学道、在边塞为代王的刘恒。当他听说长安来人要迎接他回去当皇帝时,仍旧保持着谦卑下位的姿态。他请示母亲,是否可以去当皇帝。母亲帮助他分析了形势,认为,此时是中央政权最混乱的时期,且朝中大臣多是刘恒父辈,很难驾驭。如果冒然前去,可能遭到杀身大祸。于是刘恒派人前去长安打探消息,一了解实情,二为延缓时间来获取人心。之后,刘恒斟酌再三,才最终决定回长安继位。
此时中央政府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周勃手里,周勃对于刘恒的弱势了如指掌。对于刘恒来说,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对待这样的关键人物须非常慎重。当刘恒从边塞来到长安城外的渭桥,周勃率领百官跪下接驾,刘恒也立即下马跪下还礼。这种礼节的选择,正体现了《道德经》倡导的“谦德”精神。在渭桥过礼之后,周勃想单独与刘恒说话,刘恒觉得私自与周勃交谈,可能引起百官误解,于是,便拒绝了私人谈话,体现了《道德经》所谓“无私”的运用。在周勃将玉玺送上后,刘恒仍然谦逊地说:“玉玺我可以代管,但这个皇帝不一定非是我来当不可,可以为皇帝的人很多,此事过些时日再议。”刘恒运用了道家“不用之用”的智慧,避免了不必要的妒忌发生。
刘恒收下玉玺后,又等了九个月才登基,这一是考虑到同宗兄弟中,还有年纪比自己大的、办事能力比自己强的,要在获得他们的支持后登基才能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争取获得那些追随刘邦打天下的老将军们的支持,自己的政权方能真正稳固。在一切条件完备时,刘恒才荣登皇位。
躬行节俭,增益利民
老子有所谓“三宝”的说法: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除了待人待物的“慈”和“不敢为天下先”之外,在待己方面需“俭”,只有躬行节俭,才能增益利民,而这一点尤为汉文帝所注重。《史记·孝文本纪》中说:“孝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文帝带头为天下人作敦朴的示范,并制定一些节俭的规章制度,推动自上而下实行。据说他的一件黄袍,一直穿了二十年,补之再补。他尽量减轻刑罚,减轻赋税,宽大包容,为人称颂。
时人贾山曾说,汉文帝即位后,“亲自勉以厚天下,损食膳,不听乐,减外徭卫卒,止岁贡;省厩马以赋县传,去诸苑以赋农夫,出帛十万余匹以振贫民;礼高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赐天下男子爵——亡不被泽者;赦罪人,怜其亡发,赐之巾,怜其衣赭书其背,父子兄弟相见也而赐之衣。平狱缓刑,天下莫不悦喜”。所有这些举措,均体现了黄老道家“尚俭”、“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其目的是体谅百姓,与民同乐同忧。西汉后期的刘向因此评价说:“文帝遵汉家,基业初定,重承军旅之后,百姓新免于干戈之难,故文帝宜因修秦余政教,轻刑事少,与民休息——即位十余年时五谷丰熟百姓足,仓廪实,蓄积有余。”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此后直到景帝、武帝初期的五六十年间,因在政治上贯彻道家的“谦卑”、“无为”之智慧,而使得国强民富,为汉朝四百年政权打下了深厚根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丁薛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世界领导人气候行动峰会上的发言(全文)2024-11-14
- 中外人士共话“全球南方”媒体智库合作新机遇2024-11-14
- 秘鲁学者谈APEC:中国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关键角色2024-11-14
-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突破1000万辆2024-11-14
- 23部两岸高校优秀短片亮相海峡两岸青春影展2024-11-14
- 跨海而来见证“中国奇迹” 台湾同胞在珠海“圆梦”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