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授:奖学金领取过多?鼓励陆生又有何妨!
编辑: 刘燕枫 | 时间: 2015-01-13 20:18:00 | 来源: 中国时报 |
【按】据报道,近日有台湾民意代表提出近年来大陆来台的陆生奖学金领取过多,台湾政治大学图书信息与档案学研究所教授投书台湾《中国时报》表示,在“三限六不”政策下,优秀的陆生已经受到很大限制,所得奖学金也仅为私人捐赠设置,并非公款;况且举世都在抢人才,唯独台湾害怕太多的优秀人才进来,十分可笑;陆生来台有助于扩大两岸交流,且对本土学生有刺激作用,“由私人设置的奖学金稍加鼓励,又有何妨?”文章摘编如下:
近日有台湾民意代表提出近年来大陆来台的陆生奖学金领取过多的问题,甚至于举出新竹清华大学每位陆生可领高达24万元新台币的奖学金。以笔者任教的台湾政治大学,近年来主要招生对象是硕士或博士生,由于是人文与社会科学见长的学校,每年申请的人数较有限。但当局有规定来台的学生都是限定较优秀的学校,且来台后的陆生大都用功于学业,表现十分杰出。
自从2008年台湾教育部门订定大陆学生来台的“三限六不”原则的框架,三限是指限校、限量、限领域,六不是指陆生来台不加分、不影响台湾学生就学权益、不编列陆生奖学金、不允许陆生校外打工、不可考证照、不得报考公职人员考试等六项规定。有了上述的规定后,公立大学对于陆生来台后的措施是很难跳脱出此项框架的。
教育部门已订定出上述的“三限”与“六不”政策,可知公立大学不能运用公款设置陆生的奖学金,因而目前的公立大学的陆生奖学金大都是由私人捐赠设置,并未使用到公款,民意代表提出对陆生有优渥的奖学金,并非是由公款所设置的奖学金,谁曰不宜。
目前世界上无不卯足全力在争取优秀的学生,如新加坡即是一例,到大陆争取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到该国就读大学,毕业后可在该国工作若干年,还可以协助取得该国的永久居留权等诸多优惠措施。香港也不遑多让,积极争取两岸优秀的学生前往就读。
在举世都在抢人才的浪潮下,台湾仍有以管窥天之士,画地自限,唯恐太多的优秀人才进到台湾来,恐怕有让台湾更加本土化之虞。陆生来台后,可以让两岸的学生多交流与多认识彼此的社会,可以达到扩大交流之效。此外,陆生大都用功于学业,对于本土的学生也可发挥刺激的作用,即使由私人设置的奖学金稍加鼓励,又有何妨呢?
新闻推荐
- 25万人上凯道发声!马英九劝赖清德“好自为之”被6.6万人点赞2025-04-27
- 税惠宣传进企业 精准服务促发展——沈阳市举办“台港澳企业税务政策解读会暨台港澳企业家座谈会”活动2025-04-27
- 汉台青年东湖高新企业行:解码AI新图景,共探发展新机遇2025-04-27
- 平乐榕津第十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在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张家镇榕津村开幕2025-04-27
- 台北、桃园、台东云南同乡会腾冲开启寻亲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里 青春共旅——“相约桃花源·携手向未来”2025年两岸青年交流研学营侧记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