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真的是“文化沙漠”吗?

香港真的是“文化沙漠”吗?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届“香港周”将于10月17日在台北举行,届时,香港民俗文化将闪亮登场。而不知情者可能会误将此文化盛会当作又一拨时尚购物潮,准备大包小包将钱袋挥霍一番。如此尴尬,在第一届活动时就曾经历过。“你们来香港做什么?”“购物啊!”可见,“购物”似乎已经成了香港一个深入人心的符号称谓,而“文化”却总与“沙漠”生扯在一起,长久被人们挂在嘴边。 香港真的是“文化沙漠”吗?

 

“文化沙漠”第一次出现在人们视野是在1927年。《我这一代香港人》提到了这样一段故事。当时鲁迅到香港演讲,有香港本地学者担忧香港文坛荒凉现状,称其为“荒漠之区”。鲁迅当即表示,香港将来不会成为文化沙漠,“就是沙漠也不要紧,沙漠也是可以变的”。

 

借“鲁先知”吉言,几十年过去了,曾经的荒岛、渔村转身成为国际上屈指可数的大都市。当初的“文坛荒凉”不在,目前香港的作家数量在中国已稳列前三。但“一个城市被一个词贴上之后,就好像幽灵一样,挥之不去”。也许经济对香港迅速崛起的贡献太过突出,与其一同成长的文化永远躲在身后。有学者称,在没有积淀却又物欲横流的都市,文化建设的速度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人们更看重物质层面的东西。

 

的确,香港没有绵长历史所造就的传统积累,是个重效率、重结果、重功用的社会,但不能因此就断言香港“有钱没文化”。况且,如此的氛围形成了奋斗、拼搏、勤奋、务实的城市精神,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文化不仅仅是传承和延续,也是在物质基础上的孕育和创造。支撑香港的不单是华丽物质装点下光纤外表,还有随着物质生活一起酝酿出的“香港文化”。 有了“香港人”自然就有了“香港文化”。成长于香港的作家陈冠中用如此简单的叙述诠释了“香港文化”:来自中国内地不同省份的人以及少部分外国客,聚集在一个荒岛之上,以“香港人”的名义生存下去,多种文化相互融合、长期碰撞,最终形成了作为“香港人”特有的文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港味儿”。

 

且不说大家耳熟能详、及具标志性意义的的维多利亚港、平顶山、皇后大道、也不提承载大大小小展览及演出的香港会展中心、红磡体育馆、兰桂坊一条街,地道“港味儿”往往是一些“小玩意文化”(次文化)的集合 。

 

比如赛马,全中国应该只有香港人如此关注这项运动,而香港赛马会经营的赛马是香港唯一合法赌博。每逢周三会举行夜赛,周末其中一天举行日赛,如此频繁的赛事,可见赛马在香港的热度,尽管很多人关注赛马是为了一“赌”为快。香港赛马最早由英国人带入,也算是中西结合的产物。

 

比如栋笃笑,最早由香港艺人黄子华1990年从西方引入华人社会的一种表演艺术,与单口相声、脱口秀可以说算是一母三胞胎,但栋笃笑更加灵活,更注重与观众的互动性,内容上贴近当地文化,既讲笑话,又针砭时弊,听起来颇为过瘾,在香港男女老少“通吃”。不过也正是因为它的本土化,不了解当地文化的人往往抓不住笑点。

比如MK文化,即旺角(Mong Kok)文化。旺角是香港潮流物品和娱乐场所的聚集地,消费相对便宜,市井而张扬,吸引了大批自认“很潮”的年轻人。此地,有最地道的港式小吃、有奇装异服、有街头艺人、有各式各样的小店铺,总之包罗万象。我们在荧屏上曾经看到过的典型“香港仔”的形象很多就是出于这一带。

 

比如巴士迷,这也是在中国其它城市少有的一个群体。他们有组织地拍摄街头巴士,不断采集巴士资讯、搜集各式巴士模型,还建立巴士讨论区,并围绕巴士形成了巴士迷术语。香港巴士迷文化的形成,与巴士普及程度、城市环境等息息相关。香港的巴士路线密集程度、覆盖路线程度应该远超过中国其它城市。

 

比如“岛文化”,在香港,有不少“半开发”的岛屿,游玩之人可以既可以享受“蓝天碧海绿草”,又可以感受当地岛民的淳朴生活,看到与城市相对的的另一个香港。

 

比如本地创意文化。在香港,经常会有一些创意文化集市,本地手工艺爱好者或艺术专业毕业生,将创意变成生活用品和饰物,供市民参观和购买。这些创意品往往是小批量手工制作,款式新颖独特,极具本地特色。另有创意文化馆,寓文化于乐,赏画、观粤剧、制陶土、学传统手工等,让人充分感受民俗文化的趣味。

 

比如自娱乐队、比如阁楼书吧、比如社区演出、比如颇为壮观全城出动公园供月等等,不一而足,笔者无法在一篇文章里完全展现。况且文化本身很多时候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述的,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体会其中美妙。也许,在宣传方面,政府可以多向文化方向倾斜,广而告之,“在香港,可做的事情很多,不仅仅是购物”。 购物无法成为一个城市吸引人的“长久之计”,文化魅力才是直达人心的东西。

 

2013年,在香港长大的作家陈冠中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说香港是文化沙漠,其实反映了他的无知”,“多少年了,一般人还是这么说,如果香港是沙漠,那除了北京之外,大家都是沙漠!”(文/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