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杯”原意是烤面包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9-16 15:17:04 | 来源: 兰州晨报 |
在宴会上“干杯”会增添喜气和风趣。同时,干杯时,人们往往要互相碰杯,而这与教堂敲钟是同一意思,据说是为了驱逐恶魔。
据考证,“干杯”一词起源于16世纪的爱尔兰,原意是烤面包。
当时的爱尔兰酒徒有这样的习惯,把一片烤面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及去除酒的不纯。同时,古时人们在干杯时总是用右手持杯,伸直到与肩一样齐,这是为了让对方看到,祝酒者腰间没有暗藏武器,是友好的意思。
到了18世纪,“干杯”一词才有了今天的含义,并且发展成为祝贺颂词之载体。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商务部回应美方宣布对等关税: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2025-04-03
- 泉金“小三通”客运码头首设族谱对接寻根咨询服务2025-04-03
- 进逼!慑封!毁瘫!锁控!“台独”作妖引天火2025-04-03
- 千年歌圩唱“潮音”——从“广西三月三”看传统节庆激发新活力2025-04-03
- 厦门湖里:台湾人才工作者“斗阵”来培训,人才引育技能UPUP!2025-04-03
- 东部战区发布军事行动主题海报《毁瘫》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