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报:台湾基本工资应该适度调高

台湾《经济日报》28日刊发社论,指出今年到底要不要调整基本工资,本周是关键。文章认为,虽然台湾经济有成长、企业有获利,但是员工加薪的幅度不明显,基于此,赞同今年应该召开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研议基本工资的调升幅度。

 

文章摘编如下:

 

由于资方反对调涨基本工资态度强硬,周一缺席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使得会议改成沟通性质,本周五将再开会。资方所持的理由是根据去年作成的决议,召开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必须以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累计达到3%为前提,而今年前7个月平均CPI仅1.3%,此时不宜再调涨基本工资。

 

各个工商团体所坚持的理由,表面上站得住脚,但是我们要重申的是官方所发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与民众实际消费支出的负担并未一致。社会大众上菜市场、超级市场经常买的食物、日常必需品,物价上涨的幅度远高于官方所公布的CPI上涨幅度。再者,房价居高不下,在房屋贷款负担下,更无法承担实际的物价上涨。

 

其实,如果经济有成长、企业有获利,而实际物价上涨明显,即可讨论基本工资的调升。

 

台湾“发展委员会”发布的7月景气对策信号,综合判断分数较上月再添1分,景气灯号续亮绿灯,今年以来已经拉出连续6个绿灯,经济稳步成长。而金融方面、生产方面、贸易方面指针稳定,显示当前台湾经济保持温和成长,因此“金管会”才会一再强调上市公司获利创新高。

 

过去十余年来,台湾经济并非没有成长,劳动生产力也非没有增加,但是经济成长果实分配给劳工的比率却日渐减少。

 

根据“行政院主计总处”的调查,近十余年来受雇人员报酬占GDP的比率由约52%,降到2012年的46%。相对资本提供者(资本家)所获得的比率却是增加的,亦即企业赚钱,却不一定帮员工加薪。而且,根据“主计总处”最新调查,岛内所得最低的20%家庭(约163.8万户)已连续7年入不敷出,去年平均每户“负储蓄”2万余元(新台币),为史上第四高。

 

总的来说,虽然经济有成长、企业有获利,但是员工加薪的幅度不明显,而且所得最低阶层的家庭仍然入不敷出,基于此,我们赞同今年应该召开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研议基本工资的调升幅度。

 

其实,深深困扰台湾民众的是就业市场长期存在“工时长、实质平均薪资低”的现象,这严重考验当局的施政能力。民众的实质平均薪资已经倒退至16年前,上班族对于工作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备感辛苦及不平。

 

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台湾产业普遍存在“台湾接单、海外生产”的营运模式,亦即在台湾所接的外销订单,虽然维持成长,但在海外生产的比率却超过一半,使得企业对台湾的优质就业机会与薪资水平的贡献越来越少。

 

抱怨实质平均薪资偏低,不只是台湾人民。美国的企业利润佳,股市也高涨,但大多数的美国人,并未分享到经济复苏的好处,却面临新的就业机会不稳定、薪酬偏低的窘境,亦即尽管工作机会回来了,收入却没有增长。

 

根据一项调查,突显了经济衰退时期失去的工作机会,与其后恢复的工作机会的不对等:失去的工作每年薪资平均近6.2万美元,而过去6年恢复的工作机会薪资仅4.7万美元。

 

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植基于企业家精神,而企业家精神体现于创业与创新能力。当局正致力经济基本面改善,对内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对外拓展经贸网络,积极加入区域经济整合,以加强薪资成长力道。

 

除了调升基本工资,我们希望当局能够以最大的执行力,落实上述计划,让台湾人尽快看到实质薪资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