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外的青奥会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8-21 15:23:56 | 来源: 海峡飞虹 |
提起奥运会,我们的第一印象一定会是赛场上队员们挥汗如雨的汗水,永不放弃的精神,获胜后的激动以及失败后的悲伤。然后在这一幕幕令人印象深刻的背后,我们却不得不提到对于赛事的支持人员——志愿者、清洁人员、医护人员等等。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我们的赛事才能够正常运转,队员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奥运精神才得以体现。详细情况,请听本台记者邱岳的报道。
当记者刚一进入青奥会主体育场,安检人员立刻微笑着请大家进行安全检查,并细心地对所带的物品进行逐一检查,对于这一缜密而又枯燥的工作,他们却乐此不疲。单琦瑞是一名来自南京森林警察学校的志愿者,他的工作就是检查游客的行李以及随身物品,尽管这里的工作很辛苦,但他却感到很荣幸。单琦瑞:“(我在这里工作)将近20几天了吧,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感觉自己能够为青奥会出一份力的话,自己也感到挺光荣的。这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是一份很好的经历。”
正是像单琦瑞一样的上百名安检人员的辛勤工作,青奥会的安全工作以得到最大的支持,让人们的观赛,工作能够放心、顺利地进行。
走到媒体工作中心,在茫茫的媒体工作人员中,永远会有身穿一身蓝色制服的辛勤劳动的阿姨,一会儿推着垃圾箱运送垃圾,一会儿拿着手中的扫把和簸箕清扫着被人流踩来踩去的地面。当一名清洁工人与我们交流的时候,她的手中仍然没有闲着。这名清洁工人跟我们说道:“(我在)国信物业(工作),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从早上七点多到晚上五点,中间吃饭的时间休息了一个多小时。为了国家支援,支援国家。”
从她简朴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清洁工人对于南京青奥会的重视,以及自己能参与到青奥会工作中来的喜悦。虽然他们不会在赛场中挥洒他们的汗水,但是在青奥会的其他地方仍然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看似简单,却又不平凡的劳动。
当记者们来到位于南京奥体中心的主媒体中心的时候,总会有一些稚嫩的面孔微笑着帮助你解决一些棘手的网络技术问题,他们具有亲和力的笑容的确让我们感觉到为青奥会工作使他们得到了愉悦,同时他们还能从此次志愿者工作中有所提高。一名网络技术人员、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学生徐霄宇说道:“我在这里的工作主要是为一些记者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上网的时候网上不去,帮他们打印、复印、发传真等一些基本问题。像国外记者有些问题还是比较(棘手),他们在理解上还是有些障碍。帮他们解决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我能学到)首先是应变能力,因为在这里处理的基本都是突然状况。第二个是在实践中学习一些东西。因为,每处理一次事件之后就会有一份经验。经验越来越多,处理这种应急情况就越来越得心应手。”
当记者走出媒体中心,映入眼帘的就是南京奥体中心,当我们还在欣赏它给我们带来的磅礴气势时,恰巧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了几辆救护车。在车上几名工作人员正随时待命,虽然他们不像场馆内志愿者那样一直忙碌着,但他们却一直神情紧张,因为他们要保证赛场内外的人员安全而随时待命。南京急救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李建中跟我们说:“我是驾驶员,做保障工作,如果有病人我们负责转运。(工作)很长时间,一大早就来,大概要到晚上11点多钟。早上来得最早的6点半就到了,比较辛苦。有时候运动员、观众生病了,或者一些外伤性的病都是有。12号那天就遇到3个,把他们送到医院去。我就负责这个事。我觉得很自豪,能为青奥出点力。”
记者所遇到的这些工作人员尽管不会在赛场上挥洒他们的汗水,然而他们的辛勤工作却滋润着青奥会这颗嫩芽茁壮、健康地成长。在这一届青奥赛场上,也许很多人记住的是中国队给我们带来的优异成绩,打破记录的兴奋。但是在青奥会这个赛场上,在背后有更多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参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青奥会,他们虽然不会获得优异成绩,但是他们也用自己的努力为奥运五环增添别样的色彩。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举办2024-11-22
- 事关中国和东盟 这个论坛首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4-11-22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2024-11-22
- 【图解】从多个“首次”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2024-11-21
- 台北多辆公交车登出大幅广告 要求废除2019版课纲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