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岛文化人眼中的沪台“双城故事”

“当我们徘徊在台北西门町或者上海南京路,每每兴起一种血浓于水,终至热血沸腾的情感——‘1949年以后的台北,很上海;1987年以后的上海,很台北’。”在橙色扉页上,年近六旬的车守同郑重地写下繁体字签名,又一部凝聚宝岛文化人智慧与情感的新书在大陆面世。

 

18日,《双城故事:从上海到台北的一次文化平移》在上海书展上首发。在座的一位大陆作家感慨,“从书中读到了浓浓的乡愁,就仿佛是现在两岸人都在喝的永和豆浆似的,上海与台北,如果说一个是豆子、一个是清水,磨成豆浆,已经水乳交融了,现在品读起来,很浓、很甜”。

 

1949年,中国国民党及其军队退守台湾。在两岸,不仅留下了许多类似赖声川话剧《宝岛一村》中的情怀故事,也把大陆各省市的风俗习惯带进了这座岛屿。昔日,从上海出发,代表当时大陆城市生产生活较高水平的制造工艺、商业模式、文艺流派及生活习惯等,逐步在台北扎根,形成了独特的“台北小上海”现象。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海峡两岸逐步恢复民间交流交往,撰写属于台北与上海的“双城故事”曾是不少两岸文化人的梦想。《双城故事》的作者车守同(笔名吴汉仁)、白中琪恰是坚守这个梦想的有心人。

 

“其实我的父亲是湖北籍,曾在上海小住过,也是1949年入台的成千上万人中的一个。作为在台湾出生的后辈一代,我们的童年时光也沉浸在丰富的上海文化滋养中,今天在台北市中心的博爱路、衡阳街、重庆南路一带,还生活着很多‘老上海’,他们会告诉你,两岸都有鸿翔绸缎庄、司麦脱衬衣、明星花露水,他们还操着那一口上海乡音……这是一种十分神奇的文化交融。”车守同说。

 

几年前,两岸互认高等教育学历逐步开放,白发苍苍的车守同一边在台湾的《中央日报》供职,一边考取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于是,经常往来台北和上海的他,与爱好两岸收藏的白中琪一道,成了有心人,他们先后访问了200多位上世纪中叶迁台各行各业中的上海精英,于是有了今天这部12万字的《双城故事》。

 

前来见证《双城故事》首发的两岸人士中不乏“穿越双城”的传奇人物。“我们是从上海到台北,再回到上海。”台商企业曼都美发的二代传人赖志郎说,父亲当年在台北创办第一家曼都美发店时,就为了突出这是来自上海的手艺,而为自己的店取名“上海曼都”,这个金字招牌从上世纪60年代起在台北街头一挂就是10多年。

 

进入21世纪,台北的“上海曼都”回到大陆投资,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开店。赖志郎认为,对创办曼都的父亲而言,这是一次美好的“心灵回归”之旅。

 

“文化与生活密不可分,一种文化的消亡很容易,但要一直传承下去就难了,上海曾经带给台北的精致文化,半个多世纪来在台北人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今天人们又会将这些传承下来的好东西,慢慢‘反哺’上海这座城市。”车守同说。

 

据了解,推动《双城故事》问世的上海文化出版社和上海市台办今后还拟推出沪台双城故事的续集。

 

而祖籍湖北的车守同笑言:“两岸的故事说不完,下一次我最想写的是武汉与台北的双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