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评论:台湾教育界从学生教授到"部长"都在作假
| 编辑: 许子晨 | 时间: 2014-07-14 15:55:33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台湾“教育部长”蒋伟宁卷入假论文风波,引发震惊。台湾《中国时报》今天发表评论文章表示,事实上,台湾学术界充满学术门神、学阀,一些大牌教授带着徒子徒孙抢夺研究资源,但他们发表的论文只是冲量而已,罔顾了学者应该对社会的贡献。
《中国时报》评论指出,台湾教育界“作假成风”,12年义务教育免试还要考会考,根本是假的;某些学生因为升学需要去当志工,不是真心服务,心态上是假的;大学教授用假发票报账,连“教育部长”都卷入假论文风波。从学生、教授、“部长”都在作假,如此教改,如何成功?
台湾学术界有很多陋习,从现在角度来看,很不可取。在台湾大学评鉴及教授升等上,过去几年非常重视论文数量,在有需求的状况下,许多名教授号召子弟兵,争取研究经费生产论文,但主要在冲量,真正有影响力的论文不多。
过去曾有小咖副教授,难以向“国科会”争取到大笔的研究经费,因此向大牌教授靠拢,由大牌教授担任计划主持人,经费就源源不断,转一个弯后,创造出一番风景。
蒋伟宁昨天说,过去每年从“国科会”争取到的经费不到100万元新台币,但其实他因具土木专长,从“工程会”、“交通部”争取到不少计划,这些经费都是来自当局部门。
蒋伟宁是不是学阀,不是自己说了算,应该接受外界检视,如果他率领徒子徒孙做出的论文根本没有用途或对台湾社会无贡献,那无异只是争取公共教育资源的学术门神。
评论批评说,前屏教大副教授陈震远涉及在论文投稿国际期刊时,虚构同侪审查,让台湾学术界蒙羞。蒋伟宁有17篇论文和陈震远挂名发表,然后说两人不认识,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如此明显疏忽,岂是蒋伟宁一句“和他不熟”就能结案?
台湾学术界论文滥用挂名,明明没什么贡献的人,也要加进来挂名,然后分享点数,以便升等或争取研究经费。蒋伟宁身为“教育部长”,不但未设法调整,自己还同流合污,如此“教长”,如何领导杏坛?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