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新地标“饶宗颐文化馆”全馆启用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4-06-17 10:29:04 | 来源: 中新社 |
这里曾经是清政府的海关分厂、英国人建的华工屯舍、检疫站、监狱、传染病医院……穿过百年风雨,如今化身为文化场所,冠以国学大家饶宗颐之名。
属于香港首批“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饶宗颐文化馆,继第一期工程(下区)于2012年6月完成后,今年中区和下区亦焕然一新,全馆于15日正式开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及饶宗颐本人到场见证。
依山而立的文化馆不仅有展厅、课室等设施,还有旅社“翠雅山房”及餐厅“银杏馆”,集文艺、教育、消闲、旅游功能于一身。当中,翠雅山房5幢楼分别以“琴”、“棋”、“诗”、“书”、“画”命名,青瓦白墙,环境雅致。
梁振英在开幕式上致辞称:“我深信整个项目不但能成为独特的文化地标,为本地市民及海外访客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活动、餐饮及住宿选择,提升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及兴趣,更为深水埗区注入文化新气象,并为该区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特区政府为饶宗颐文化馆活化工程投入港币2.7亿元。今年2月起,中、上区试运营,短短几个月内吸引超过3.5万名市民参观。
据饶宗颐文化馆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黄景强介绍,文化馆活化克服重重困难。因前荔枝角医院建筑群主要为砖结构,未必符合现代使用标准,此外这里要储存书法、美术作品,对环境温度、适度要求较高。活化以保育目的为先,旧建筑内的设施能保留就尽量保留,但同时谨慎加建了新工程。
是日的典礼也是为“香江情怀”饶宗颐香港诗书画展及“文化微澜”饶宗颐教授与香港文化人士展揭幕。梁振英指出,饶教授在学术、文化及艺术等各方面均成就超卓,驰誉国际,实乃“香港之光”。
酷暑下,望百高龄的饶宗颐拱手向大家致谢。饶宗颐文化馆管理委员会主席李焯芬代表饶公致辞,表示希望文化馆成为推动中华文艺复兴的一个平台。(中新社香港6月16日电 潘淼 贾思玉)
新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2025-05-14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2025-05-14
- 国台办: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郑重宣示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2025-05-14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褔祉紧密相连”——两岸专家学者呼吁台湾同胞做出明智选择2025-05-14
- 促进闽台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会将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国成功发射太空计算卫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