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两岸四地”消费者信心指数在北京发布
| 编辑: 刘燕枫 | 时间: 2014-04-08 18:43:05 | 来源: 海峡飞虹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消息(记者邢楠)8日上午,“2014年第一季度——两岸四地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大陆的指数最高,为91.1;台湾的指数最低,为79.6;澳门和香港分列第二、第三名,指数分别为86.0和84.3。

2014年第一季度—— 两岸四地消费者信心指数发布会”在京举行
根据这组最新的统计数据,在“两岸四地”中,只有台湾地区民众对于投资房产、股票和购买耐久性财产等的投资性消费表现出“偏向乐观”的态度,大陆、香港和澳门的民众对此则持谨慎态度。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刘扬(女)教授,在发布会上分析大陆消费者信心指数时说,大陆经济运行仍处于调整期,民众整体信心指数表现为“稳中有忧”,比如,消费者普遍认为物价不会大涨,这表现出了对生活信心的乐观态度,但是对就业的信心指数却有所下降。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 刘扬教授
台湾辅仁大学统计资讯学系教授谢邦昌先生在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说,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台湾今年第一季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台湾民众对于岛内的投资仍保持乐观态度,但是却普遍纠结于长久以来停滞的薪资增长现状。

台湾辅仁大学统计资讯学系 谢邦昌教授
关于目前岛内对于服贸协议的审查问题,谢邦昌教授认为,对于两岸双方而言,服贸协议肯定是互蒙其利的(即:互利共赢的意思)。此次学生表现出来的反抗情绪和行为,其背后存在着两个主要原因。第一,到目前为止,台湾签署了很多个自由贸易协定,但是在具体运作上,台湾当局缺乏执行力,这使得民众没有明显感受到协议的好处。第二,台湾当局与民众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比如,当局应该事先对民众详细阐释协议的内容以及能够带来的利益,这样就可以避免民众对当局不必要的误会。谢教授还说,台湾媒体也应该积极、深入的宣传服贸协议的具体内容,以助推两岸经济交往的顺利发展。
目前,很多西方国家已经把“消费者信心指数”作为政府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两岸四地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研究和发布,至今已经五年了。它是由业内有志人士自发、自主完成的一项经济指数调研工作。此次报告是由首都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台湾辅仁大学共同完成的,为“两岸四地”的经济决策和投资方向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