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中国内地买家开读新课程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4-04-11 15:52:57 | 来源: 新华网 |
新华网香港4月11日电(记者 牛琪)直到第二天,梁晓新还在后悔香港苏富比拍场里错失的“小可爱”——一件100万港元落槌的清代珐琅器,他只叫到了80万。
这位多年来专业帮助国内收藏者在境外购买艺术品的资深经纪人,将“商业秘密”保护得十分周到。但他仍然透露,今年的香港春拍上,其购买规模保持了基本稳定。
这只是中国内地买家不断涌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其中一例。来自法国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120.5亿美元,中国艺术品收藏家购买了价值超40亿美元的艺术品,以国别而论,中国连续第4年位居第一。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拍卖现场,也许可以为此添加注脚:当中国瓷器新纪录诞生时,响起的不仅有热烈掌声,还有各种内地方言所发出的议论与赞叹。
“内地买家数量增加是一定的。”几乎参加每一场国际大拍的梁晓新发现,与5、6年前相比的新变化是,一些30岁出头的年轻人开始涌向国外拍卖会。
买家的工作背景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嘉德中国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发现,从最开始的金融业,到后来的房地产业、能源业,最近一两年,做实业的买家开始多了起来。
“这些新的买家和老一拨买家的构成并不一样,他们在审美情趣、购买心态以及对国际市场的认知能力上,都有很大差异。”梁晓新说,“这是一个新与旧的交替。”
4日起开始的香港春拍可见端倪。在苏富比、保利和嘉德的各个拍场,捧着图册和竞价牌的内地买家穿梭其间,紧紧跟随心仪物品。花甲老者已不多见,更多的是年轻面孔。
“但无论新或老,目前内地买家仍然以投资和保值作为首选目的,纯粹作为收藏的比例在慢慢增加,可惜并不明显。”梁晓新说,绝大部分新进场的买家基本都把古玩作为投资,甚至作为资产配置的新方式。
据香港永宝斋斋主、著名收藏家翟健民估计,以投资为目的的内地买家,至少占到60%。
“内地的一些买家也喜欢艺术品,但他更要考虑所购买的艺术品将来是否具有升值潜力。”翟健民说。
有业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存在一定的投机和盲目成分,并非像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依靠理智的收藏家群体支持。
“但2005年后,艺术品的价格让人不考虑投资都不太可能。”郭彤说,“因为以前涉及的货币额度并没有那么大,现在则不可避免与资金配置发生关系。”
不过,总体基数的增加也在促生和壮大另一类群体。
“内地一些新买家在购买艺术品的趣味和认知上已有很大进步,比较关注物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努力做功课和考证。”梁晓新发现,他们还带着一些资深的老行家作为顾问。
“说明这批人开始走出原来购买艺术品的心态,审美眼光开始与国际接轨。”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举办2024-11-22
- 事关中国和东盟 这个论坛首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4-11-22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2024-11-22
- 【图解】从多个“首次”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2024-11-21
- 台北多辆公交车登出大幅广告 要求废除2019版课纲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