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未来三天天气持续不稳 专家称落雹或成常态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4-04-01 15:56:36 | 来源: 中新网 |
中新网4月1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天文台于前日录得103.1毫米雨量,是自1884年以来,3月份录得第4高雨量纪录。天文台预计低压槽未来两三日徘徊广东沿岸,天气将持续不稳定。此外,全球气候暖化令大气层水气增加,造成不稳定因素,故出现强对流机会亦增加,将来落雹有机会成为常态。
随时落雹难预测
天文台昨日表示,一道低压槽会在两三日徘徊于华南沿岸地区,并为该区带来骤雨及狂风雷暴。香港预测今日温度20℃至23℃,多云且有骤雨及几阵狂风雷暴,雨势有时颇大。“这些雷雨区或者对流天气相当活跃,有机会在广东沿岸带来一些较大的降雨,甚至有一些冰雹天气。现在十分难预测何时何地有冰雹,但这些强对流天气,基本上在未来两三日都会在广东沿岸发生”。
天文台预测明天多云,有骤雨及几阵狂风雷暴;后日则会多云,有骤雨及几阵狂风雷暴,雨势有时颇大。随着该低压槽逐渐减弱,本周后期华南沿岸地区天色将逐步好转。
天文台前日亦收到香港多处的冰雹报告,大部分报告的冰雹大小约为20毫米至30毫米。根据过往纪录,香港天文台曾在1981年3月19日收到冰雹报告,涉及的冰雹达100毫米大。天文台前助理台长梁荣武昨天在电台节目中解释,在春末夏初,平均每隔几年,在3月及4月都有机会落雹,所以落雹在香港并非罕见。
极端天气响警号
梁荣武指出,当冷暖空气交汇,形成对流很强的云层,就有可能落雹,落雹属于极端天气,即使利用雷达亦难百分百准确预测。他续表示,根据外国研究,落雹可能是气候变化的警号,因为全球气候暖化,大气层水气增加,造成不稳定,出现强对流机会亦增加,将来落雹有机会成为常态。
而前日,香港出现狂风雷暴、冰雹、暴雨和大风。天文台分别于下午8时15分及8时40分发出红色及黑色暴雨警告,是自1992年暴雨警告系统实施以来年中最早发出的红色及黑色暴雨警告。
天文台于前日录得103.1毫米雨量,是天文台自1884年以来的3月份中,录得第四高雨量纪录(只有5年录得超过100毫米日雨量)。其中九龙及新界广泛地区在3小时至4小时内,录得超过100毫米雨量。元朗、屯门、荃湾及沙田的雨量更超过150毫米。
新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2025-05-14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2025-05-14
- 国台办: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郑重宣示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2025-05-14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褔祉紧密相连”——两岸专家学者呼吁台湾同胞做出明智选择2025-05-14
- 促进闽台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会将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国成功发射太空计算卫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