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六抽小柜”:台湾美学教授讲述地道祖辈记忆

               

 

怀旧,是现代人最脆弱的情感软肋,一戳即中。与老东西相处,从来就是一种生命中最真实的感动,它能帮你找回生活的时间质地与美感。曾获台湾开卷好书奖的一本感人至深的怀旧佳作《祖父的六抽小柜》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翻看书中一则则老物件的故事,令读者不由得忆起幼时在那些老房子里度过寒暑假的时光……记者鲁艳红

 

美学教授眼中的

古老物事

 

作者杨凯麟,是巴黎第八大学哲学场域与转型研究所博士,曾获《中央日报》海外小说奖。现为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副教授。杨凯麟旅居法国10年,长住欧洲的他,学的是西方的哲学与艺术,返台后在大学里教授的也是这两门课。出乎意料地,却钟情于台湾的古老物事,甚至投入了旁人无法想象的巨大热情,尝试重新寻获台湾生活的美好质地。他从“逃离”开始——逃离现代的速食、做作与浮躁——一头扎入民艺世界,与老东西感动相处,无法折返。

 

在杨凯麟心里,物的生命,从来比人悠长。一只上了锁的多格小柜,让许多老灵魂重新齐聚一堂,构成一幕幕的生活场景,也牵起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联系与令人动容的传奇。封存在老物件里的是最地道的祖辈记忆,也是让人回味再三的百来年台湾风土人情。

 

杨凯麟说:“每一件老东西,在时间的淘洗下,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品,明灭闪烁着,悠长生命所充盈的灵光。”而正因为惜情与念旧,杨凯麟决定写下这些光晕所照亮的细微的人、事,以及与他因此而熟稔、因熟稔而相惜的民间艺人。

 

老宅子里

老东西的老灵魂

 

《祖父的六抽小柜》以从老宅里的老物件──包括衣食住行、商业、民间信仰等类别——用“说书讲古”的方式娓娓道出旧物里浓厚的人情味,以及祖辈百来年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轨迹。

 

那些老物件的价值除了创作者赋予它的艺术成分外,不外乎就是它的历史了,不管经过几手曾为何人所收藏,人所投入的情感不会被抹灭,就像写真一样。与台湾老东西的相处,从来就是一种生命中最真实的感动。

 

杨凯麟在书中写道:老东西有着老灵魂,虽然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在茫茫人海中,却似乎能牵动缕缕的因缘,寻觅到自己的主人。因此,如果不幸与钟爱的老物擦身而过,或是在别人家里,才能相见恨晚地彼此相认,虽然接下来一阵子,不免心系此物失魂落魄,但转念一想,不管物主愿意珍惜或根本已年久失宠,这亦是老东西自己的选择,别人不能强求。

 

《祖父的六抽小柜》就这样,将记忆化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