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高官称以海水淡化为重要水源 减少依赖东江水

中新网3月31日电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正与广东省商议新一轮东江水价,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昨撰文指,广东省其他富裕城市对东江水需求日增,加上天文台预料香港会出现极端干旱天气,香港不应过分依赖东江水,而海水化淡技术发展迅速,每立方米水生产成本40年间由35元(港币,下同)降至现时12元,虽仍高于现时东江水的约8元,大致上已可接受,他强调香港不应临渴掘井,长远应以海水化淡成为香港重要水源。

 

港府与广东省将于今年内签订未来3年的东江水协议,外界预料人民币币值过去3年升幅显著,东江水价亦会随之增加。曾俊华昨日透过网志表示,香港不应过分依赖东江水,应该负责任地探索其他新的水源,应对未来供水的挑战,其中海水化淡的逆渗透技术近年迅速发展,每立方米的水成本价已由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35元,下降至现时的约12元。对比现时东江水价的每立方米水价约8元,曾俊华承认海水化淡水价略高,但大致可以接受,未来科技发展亦会令海水化淡成本进一步减少。

 

曾俊华解释,目前东江水占香港供水来源七至八成,但广东省如河源、惠州、东莞和深圳等日渐富裕的城市,对东江水需求日益增加,加上天文台台长早前亦预计香港于本世纪仍会出现极端干旱天气,而在一一年,香港集水区收集到的水量仅为香港多年平均集水量的三成半。曾俊华续指,香港缺乏淡水资源,但三面环海,海水资源无限,香港不应临渴掘井,应兴建海水化淡厂可提供一个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稳定水源,使海水化淡长远成为一个重要的水源。

 

水务署料于明年初完成将军澳海水化淡厂的策划和勘查研究,检视兴建海水化淡厂和相关食水输送设施的可能性和成本效益,并完成初步设计、策划和制定实施策略和时间表,该厂可望于2020年投产,运作初期年产5千万立方米食水,相等于全港食水用量的半成,厂房的年产量可进一步扩建至9千万立方米。

 

根据国际海水化淡协会的资料,一二年全球约有1.6万个海水化淡设施,总日产量超过7千万立方米,分布在内地、新加坡、澳洲、中东、美国、西班牙等地,当中约六成以上采用逆渗透技术。而香港上一座屯门乐安排海水化淡厂于1975年启用,采用高沩蒸馏技术,由于燃料涨价导致产水成本过高,最终于1982年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