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寻求人民币结算新定位 或成离岸“批发商”

香港寻求人民币结算新定位或成离岸“批发商”

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新网3月31日电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面对欧洲来势汹汹争抢人民币结算业务,香港人士并不十分担忧,相信“蛋糕”做大同样可令香港获益,伴随海外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增多,如何寻求新的定位,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将是香港需要考虑的问题。

 

谈及英、德将设人民币清算行,澳新银行高级经济师杨宇霆指出,“(对香港)绝对是一件正面的事情”,开放其他地区做人民币结算,将饼做大,会有更多银行和企业选择使用人民币进行直接支付,香港相应也会增加交易对手。他表示,现时香港的人民币结算主要是两地跨境人民币结算,其他地区增加人民币使用量后,香港业务量及业务类型也会增加,使用量不会减少。

 

农银国际证券董事总经理林樵基亦强调,“人民币饼很大”,欧洲人民币资金量也很多,将渠道分给不同国家,尤其是金融中心做结算,可以吸纳当地人民币,“饼做大了,对香港不会有好大影响”。根据伦敦金融城当局数据,伦敦市场的人民币计价外汇产品,包括现汇、远汇、掉期和期权,平均日交易额在2013年上半年达到15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逾一倍。

 

至于下一步香港可发挥何种作用,招商局前董事长、金发局内地机遇小组召集人秦晓认为,香港可以充当人民币离岸“批发商”,作为中国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批发枢纽功能,与其他“零售”地区共同发展。他建议,未来香港应增加人民币投资品种,发展为全球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他表示,目前香港人民币资金池占中国整体不足1%,很多市场投资产品及工具,因没有规模效应、成本太高而未能发展出来,他预计,中期而言,香港人民币资金池需有3万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