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人在北京:留校盼做京澳桥梁

澳门人在北京:留校盼做京澳桥梁

 

刘宇翔在北京《澳门回归15周年成就展》上当志愿者。

 

香港《文汇报》今天刊文澳门人在北京,文章称“国家好了,澳门才会更好”。澳门回归前,澳门人对内地一直有隔膜,但澳门回归后,澳门人与内地人交流频繁,这种隔膜在渐渐消融。对于存在的问题不能急,但也不能因为它小就忽略掉,消除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隔膜,往往是从小事找到突破口的。

 

“我喜欢澳门,也喜欢北京,国家好了,澳门才会更好!”在澳门土生土长、已在北京学习生活近4年的刘宇翔告诉记者,他明年7月就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毕业后会留在政法大学港澳办做一些负责澳门学生和内地交流的工作。他很期待接下来的角色,让他可以为京澳两地青年学生交流沟通做更多的事情。

 

在刘宇翔看来,澳门回归前,澳门人对内地一直有隔膜,但澳门回归后,澳门人与内地人交流频繁,这种隔膜在渐渐消融。刘宇翔至今还记着澳门回归的那个晚上,当时只有7岁的他跟着电视唱国歌,当时并不太懂,但从此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也由此对北京产生了好奇,或者说是神秘。

 

基于这种好奇,刘宇翔放弃了澳门大学、中山大学,直接报考了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9月,刘宇翔一个人拿着行囊走入政法大学。初到北京,他一度不太习惯,不仅上课听不太懂,课余也常常因语言闹出不少“笑话”。为尽快融入学校生活,掌握好普通话, 刘宇翔主动与同学进行沟通,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

 

刘宇翔说,一个学期过去,他基本掌握了普通话,听说没有问题,这让他更自信地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并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最终被同学们推选为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生会主席,北京(高校)澳门学生联合会副理事长。

 

对这些头衔,刘宇翔表示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想实实在在为在京的澳门学生、为澳门与北京两地的学生沟通做点事情。比如,他先后组织澳门学生代表与澳门航空沟通,促成澳航答应给予在京的澳生购买京澳往返机票的便利;组织参与了全国大学生澳门青年学生论坛,以及近两日每天挤着地铁到北京展览馆澳门特区成立15周年成就展上当志愿者等。

 

消除两地隔膜 从小事入手

 

刘宇翔也表示自己会去澄清一些身边人针对内地的一些误解。内地在发展,在往好的方面发展,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急,但也不能因为它小就忽略掉,“消除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隔膜,往往是从小事找到突破口的。”(中新网12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