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爱澳”写进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4-12-17 10:38:16 | 来源: 新华网 |
在澳门第15个回归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澳门教业幼儿园的小朋友献上了他们的贺礼——一张印有大三巴、旅游塔和“庆祝澳门回归15周年”条幅的添色画。
“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以及对自己身份的认知,是回归后澳门非高等教育一个重要宗旨。回归15年来,爱国爱澳的传统薪火相传,成为澳门青少年灵魂深处的主流价值观。”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局长梁励对记者说。
《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目前澳门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而作出这一判断的支撑点,正是“尽管经历了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初步转型的冲击,但主流核心价值依然未变,那就是爱国爱澳、求同存异、和衷共济与守望相助”。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梁励,亲身经历了澳门非高等教育的历史变迁。在她看来,回归后,澳门的非高等教育在两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通过了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让青少年获得非高等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法律的保障,二是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让澳门的青少年在获得教育公平的前提下,拥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据梁励介绍,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于2006年获得通过,这是澳门历史上第一部对大学和高等专科以外的教育进行立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根据这部法律,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的总目标是致力培养及促进受教育者爱国爱澳、厚德尽善、遵纪守法的品格,使其有理想、有文化及具备适应时代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并养成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强健体魄。
“这个纲要的通过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是回归后澳门有了新的历史定位,澳门需要让下一代了解,澳门是中国一部分,澳门人对国家有义务和责任。二是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澳门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城市,澳门的教育开始面向世界、面向更广阔和多元的未来。”梁励说。
在澳门,每周一是大多数中小学的升国旗日。这一天所有的学生必须穿校服,优秀的学生被选为旗手。这不是法律的规定,而是大家默认的习惯。
“我们非高等教育纲要说得很清楚,让我们年轻一代怎么去爱国爱澳、厚德尽善。怎么培养爱国爱澳的情感呢?我们认为要在课堂中和课堂之外两方面去实现。”梁励说。
她介绍说,澳门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有一门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国情课,叫做“我与社会”。一年级的小朋友需要知道澳门区旗、区徽是什么样子的,再大一点的孩子需要知道澳门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澳门基本法的内容、意义和作用,还有立法、行政、司法系统各个方面的功能。
梁励说,课堂中的国情教育并不枯燥,有些内容配合艺术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比如,很多孩子喜欢我们的艺术课堂,在艺术课堂中,我们嵌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初一的时候,我们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的木偶戏,而后还有京剧等国粹,这些都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孩子通过这样的学习,成为传统艺术的传承者。”
在社会参与方面,校方通过组织营队活动,加强孩子们对国家的认同。据介绍,初中一年级的小朋友都会参加“小飞鹰计划”,初二会有“国防教育营”,初三会有一些更加综合性的活动。到了高中,澳门的多数孩子都有机会到祖国内地参加夏令营活动。
回归以来,澳门的国情教育紧密联系国家的时事政治。在第一个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教育部门都举行了相关讲座。“我们有自己的教育电视台,会把国家历史的内容放到里面让学生们观看。”梁励说。
为了提升澳门学生对外交知识和国际形势的了解,拓展国际视野,提升青年竞争潜能,自2010年起,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与澳门特区政府每年联合举办澳门青少年外交知识竞赛。今年,公署特请外交学院专家编写了一本适合澳门青少年阅读的外交知识读本,用于师生们学习。
“比赛中,我看到了澳门青少年学习国情知识的热情、对国家外交政策的理解水平以及解决高难度竞赛题目的智慧。”专程赴澳门为比赛进行指导和点评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说。
回归以来,为了让澳门青少年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特区政府加大了对非高等教育的投入,从1999/2000学年的3.7亿澳门元,到2013/2014学年的15.5亿澳门元,投入增加了3.2倍。澳门自2007/2008学年起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令家境困难的学生获益。(新华网澳门12月16日电(记者黄歆刘畅))
新闻推荐
- 埃及中国问题专家:春节是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2025-01-20
- 亚冬会火种采集“以冰燃火”难点是啥、怎样实现的?2025-01-20
- 台湾各界:期盼已久,热烈欢迎2025-01-20
- 厦金“小三通”航线每日往返班次增加至24个班次2025-01-20
- 世界各地蛇年生肖邮票“上新” 你最pick哪一款?2025-01-20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