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九合一”选举:国民党输给了自己

图为11月29日选举结果出炉后,柯文哲团队欢呼胜利(上图),连胜文团队向选民鞠躬道歉(下图)。本报记者 李炜娜摄

 

11月29日,台湾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九合一”选举投票结果出炉,蓝绿执政板块出现大幅变动。全台22个执政县市中,国民党的席次从原来的4都11县市,变成1都5县;而民进党的席次则由原来总共6个县市翻倍至13个。29日晚上开票结束,台“行政院长”江宜桦即请辞并获准。晚9时,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召开记者会,坦承“遭遇极大挫折”。

 

“柯文哲现象”

 

“九合一”选举中,台北市的战况一直备受关注,直到民调停止前,两边的势力消长都还有想象空间。然而,无党籍参选人柯文哲开票一路领先,时间走到晚上7点左右,胜局已定。

 

台北一向是蓝营的铁票区,这样的结果,让很多人“很是意外”。11月30日《中国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柯文哲现象”的背后,说明台湾社会已来到跨越蓝绿、世代交替的关键时刻,尤其是“人手一机”,网络世界不再是虚拟。柯文哲突破传统的组织框架和文宣包袱,成功激发了年轻人参与热情。无论如何,从台北点燃的“柯文哲现象”,是一个值得各方好好咀嚼的新课题。

 

有国民党人士坦言,“虚拟战场被打趴”。国民党选战策略还是传统党务系统的打法,诉求老套又没创意。虽然“太阳花学运”后,国民党及行政系统成立了网络及新媒体部门,试图争取网络族群支持。但是纵观选举过程,国民党的候选人大多不懂得运用网络为自己的选战加分,基本只流于形式。网络战场一面倒处于劣势,是国民党在首投族、年轻及中间选民全面崩盘的主因。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吴郑重进一步指出,“柯文哲现象”的出现,反映出民众对蓝绿两党长期以来用蓝绿身份和“统独”认同绑架政治的反感。柯文哲竞选之初,就以超越蓝绿、结束政党恶斗为宣传主轴,契合了民众的心理,也打破了选民蓝绿二分的政治思考,说明非蓝非绿、不要蓝也不要绿的大量中间选民,成为决定选情的关键。

 

“惩罚性投票”

 

“九合一”之后,台湾只剩下一片破碎的“蓝天”。“六都”只剩下新北一都,台北、台中输掉二十几万票,即便是原来认为是稳赢的地区,开票结果也意外。新北、桃园的国民党籍参选人朱立伦和吴志扬的口碑和政绩都不错,结果却是一个险胜,一个败选。嘉义,南台湾唯一的“蓝色”也被“绿色”收下。

 

国民党为什么会输得这么惨?

 

11月29日的《联合报》发表社论指出,一般地方性选举,候选人的成败受其本身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很大,但这一次,连原本政绩优良、形象稳健的执政党候选人都中箭落马,其中原因无他,受马当局执政欠佳拖累是主要症结。这场选举,结结实实就是对马政府的不信任投票。

 

民进党“立委”赵天麟认为,民怨才是这次选举的关键。国民党内部人士也坦言,全台各县市不管蓝营基本盘原来有多大优势,只要是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许多选民就是不投给他。这是选民“惩罚性投票”,是对2012马英九连任以来,包括油电双涨、薪资停滞、物价上扬以及食安连环爆的一连串事件,所累积不满的反映。

 

有名嘴在岛内政论节目上说,“九合一”给人的感觉是风向变了。以前是派一个西瓜出来选,蓝营都能赢的;现在变成一个西瓜跟蓝营选,蓝营都会输。调侃的说法有点夸张,不过也多少说出了民心思变的普遍社会心理。马英九施政团队政绩不彰,民怨沸腾,很多人的想法就是“给国民党一个教训”。国民党不是输给了民进党,而是输给了自己。

 

2016是谁的?

 

“九合一”选举关注度极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这是在台湾选举史上,第一次合并选出除了台湾地区领导人以外所有的公职人员。“九合一”一直被视为是2016“大选”前哨战。面对这样的开票结果,岛内舆论开始讨论2016,国民党是不是已经提前出局了呢?

 

11月30日《旺报》刊文分析,尽管民进党战绩不错,可要争取2016仍有隐忧。党主席蔡英文辅选大胜势力见涨,但她在党内控制派系的力量不足,民进党有整合的问题。另外,那些县市长们是否愿意与蔡英文分享资源,也是各有盘算。

 

《中国时报》文章指出,民进党经历“九合一”,新天王出列。其中得票率全台第一、从台南拿下逾七成选票的赖清德,不乏支持者拱着选2016,民进党是否会出现“英德之争”(蔡英文和赖清德)尚待观察。而且,对于民进党而言,即便像是赖清德这样的人气王,也需要先花大力气解决好市政问题,解决台南县市合并产生的城乡差距问题、公共设施建设不足等民意诉求。绿营执政县市长如何延续两岸经济交流,切实惠及升斗小民也还有待观察。走向2016,绿营也没有骄傲乐观的本钱。

 

“九合一”的结果是否引发钟摆效应,在2016年摆回国民党,还是筑起了民进党上位的平顺之路,其中的决定因素只有一个——政治人物和政党能不能跟上民意。陈水扁当年执政不力,选民用选票教训了民进党,这次,换成了国民党。谁会赢得2016,最终要看谁能做更好的自己、谁会成为选民眼中的最好。(本报台北11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