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奖得主福瑟作品走红内地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11-27 16:20:57 | 来源: 中新网 |
易卜生(网络图片)
中新网上海11月26日电 (记者 邹瑞玥)2014上海当代戏剧节之“福瑟之繁花”戏剧展演系列26日召开研讨会,包括“易卜生国际”运营总监IngerBuresund、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喻荣军、福瑟戏剧中文版作品翻译邹鲁路以及来自五个国家的福瑟戏剧作品导演及演员与会。
有“新易卜生”之称的、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是当代欧美剧坛最负盛名、作品被搬演最多的在世剧作家,其作品迄今被译成40多种文字,并多次获得各类国际艺术大奖。他的新书《有人将至:约恩·福瑟戏剧选》中文版近日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这是该作家的作品首次出中译本。
他的易卜生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字》讲述同一屋檐下相互疏远的家庭的故事。在他的另一部名作《有人将至》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买下一座海边的老房子,为的是远离生活的纷扰,但事实是他们无法摆脱“有人将至”的念头。
当天,俄罗斯卡玛拉鞑靼国立模范剧院《一个夏日》导演FaridBikchantaev、《我是风》意大利城际戏剧节导演RunarHodne、《秋之梦》伊朗德黑兰戏剧工作室导演FarindokhtZahedi、《死亡变奏曲》印度孟买Surnai话剧团导演K.K.Raina及演员IlaArun、《有人将至》中国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导演陈大联等多位戏剧界专家、学者及主创一起探讨了福瑟作品选的出版、易卜生国际这些年的历程、福瑟作品在世界各地的演出经历和故事以及各国戏剧家对福瑟的理解和评价。
“易卜生国际”运营总监IngerBuresund表示,她和邹鲁路从2010年开始讨论翻译福瑟戏剧作品的中文版,迄今为止在中国的舞台上也上演了不少。此番邀请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及剧团来中国进行福瑟戏剧的演出,以展现它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性。
来自5个剧团的导演也分别分享了各自在福瑟戏剧作品执导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来自中国福建人民艺术剧院《有人将至》导演陈大联认为,通过阅读、解读和排演福瑟的剧本,发现戏剧还应该具有一种不确定的方式得以存在和体现。福瑟以他特有的个性和写作方式否定了哲学意义上的肯定性,然后抛弃了剧作家一贯要为观众提供安慰性方式的这种传统责任。当然他的词语在不同心情、不同境遇、不确定性当中在不断的重复,也给传统看戏的观众带来了困惑。
当代欧美戏剧研究者及译者、福瑟戏剧中文版作品翻译邹鲁路和来自美国的福瑟作品翻译Sara也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感想:“我们需要通过他的作品来思考‘我是谁’的命题,他的作品当中充满了关于死亡和希望的思考。这个希望是黑暗当中的希望,有很多人说福瑟的作品令人抑郁,但我觉得他的作品是带给人希望的。”(完)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2025-05-14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2025-05-14
- 国台办: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郑重宣示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2025-05-14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褔祉紧密相连”——两岸专家学者呼吁台湾同胞做出明智选择2025-05-14
- 促进闽台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会将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国成功发射太空计算卫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