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部落希巨·苏飞:部落里的文化人
编辑: 李思媛 | 时间: 2014-10-31 10:04:29 |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希巨·苏飞在工作室接受记者采访。
希巨为部落老兵创作的雕塑。
文化的空间不仅仅是校园、舞台、美术馆,祖母的手工、身边的山海、传统的生活方式里都深藏着文化的血脉,尤其对于被工业文明压迫的乡村来说,要想重获生机,新大楼不如旧文化。
台湾几年来一直在推行“乡村活化”,重塑乡村文化是其中重要一环。台东,都兰部落,不仅是台湾的乡村,也是台东的乡村,山脚下,海之滨,青山悠悠,海水连天,是阿美人的家园,世代在此狩猎捕鱼,歌舞欢庆。记者今年9月底来到都兰部落,却是街巷空寂,唯有阳光热烈、涛声喧响,城市对年轻人的磁吸效应早已抵达部落。在台东生活美学馆许嘉绮小姐的带领下走入废弃的都兰糖厂,从台北返回部落的希巨·苏飞以每月1万元新台币租下此地作为自己的木雕工作室,他的作品无论抽象或实用的日用品,都粗犷厚重。记者指着一张由原木、麻绳、竹子制作的有弧度的大床问:“这样的床在现代生活中方便使用吗?”希巨·苏飞说:“这是过去部落家家都有的,面对大海放在屋檐下,晚上躺在上面聊天。”“现在呢?部落里买你的床吗?”“不买,现在都用塑胶的了。”我看着不菲的定价说:“也买不起吧?”希巨·苏飞平静地答:“是,部落里的人买不起,买塑胶的更便宜。都是一些做工程的朋友买。”“那你如何看待部落的用品现在部落人反而不用了呢?”答:“没办法啊,就是这样啊。”
日用品更新换代的确是“没办法”的事,但如果隐身其中的手艺失传便是文化的断裂。与山林为伴的台湾原住民,木雕是他们祖辈传承的谋生本领,触手可得的木、竹、麻和海里的漂流木,经由他们的手变成床、桌、凳、门、窗等,而且雕上图腾或鱼鸟花草,是部落的标记也是爱美天性的释放,这些过去寻常的用品,凝聚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其雕刻图案也凝聚着部落的传说、历史、审美。希巨·苏飞说:“我的作品就是和老人们喝酒聊天时,听老人们讲‘很久以前’,脑子里就有了形象。”
虽然部落的年轻人都成了都市生活的追赶者,部落的屋檐下摆放的也是塑胶桌椅,但好在还有希巨·苏飞的这个木雕工作室,收藏着部落原有的色彩、符号、生活,成为联接过去与现在的一环,令人有一个点可以追溯昨日,思考未来。希巨·苏飞当初从台北回到都兰部落时,到处拣木头,家人骂他“不赚钱”,他说:“我还是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这一生能留下来的事情。”除了传承部落文化,希巨·苏飞还令部落里消失的一群人重回同胞视线,他们就是台籍老兵。当他在部落里遇到大陆口音的老人时,非常惊奇,从他们的口中才得知,国民党当初从部落征兵到大陆打仗,把山海之间的阿美青年投入内战战场,其中幸存下来的人大多数留在大陆,也有的回到家乡都兰,却难再融入自己的家族部落。希巨·苏飞把这些人的故事告诉一位纪录片导演,并和导演一起到大陆追踪台籍老兵的命运,拍成纪录片《路有多长》,为这群被社会遗忘的人传出声音。
相较于在台北的建筑工地赚钱,回到都兰部落的希巨·苏飞建立起更有意义的生活,他做木雕,参展,歌唱,组建剧团,将沉寂的部落文化一点点发挥出来,成为部落里的文化人。虽然他赤脚、黝黑、寡言、嚼着槟榔,不符合一般文化人的样貌,但作为部落的子孙,他却是这片土地上文化最好的传承人,那些文化不是他学习来的,而是伴随着他的成长,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而他对文化的推广不需教室、不用宣传,他生活在部落里,用部落原生的手艺赚钱,吸引包括像我们这样的大陆人来探访,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文化传播。
一块粗砺的原木,被希巨·苏飞雕了一群扭曲挣扎的面孔,其上是一双巨大的翅膀,“在我们的传说里,翅膀会带着死在异乡的灵魂返回家乡”,希巨·苏飞说。这是他献给被抓往大陆的同族长辈们的作品。
新闻推荐
- 丁薛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世界领导人气候行动峰会上的发言(全文)2024-11-14
- 中外人士共话“全球南方”媒体智库合作新机遇2024-11-14
- 秘鲁学者谈APEC:中国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关键角色2024-11-14
-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突破1000万辆2024-11-14
- 23部两岸高校优秀短片亮相海峡两岸青春影展2024-11-14
- 跨海而来见证“中国奇迹” 台湾同胞在珠海“圆梦”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