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2015年至2016年中国平均经济增速将放缓至约7%

世界银行29日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简报》称,2015年至2016年中国平均经济增速预计将下降至略高于7%的水平。

 

不久前世界银行将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7.4%。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不是暂时的,而是结构性的,其增长模式正逐渐步入“新常态”,因为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转型、人口红利和资本积累带来的生产率改善必将逐渐下滑,这与其他高增长国家经济增速逐渐减缓的现象是一致的。

 

报告指出,在经济增长模式逐渐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而不是宽松政策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简报主要作者司克礼提醒说,如果过分强调短期“稳增长”目标,将会压缩中长期改革的政策空间,导致中国继续保持传统的依靠信贷扩张的增长模式,不利于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目标应当是指导性的,不应成为硬任务。”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吴卓瑾说。她注意到,中国官方近期一再强调要适应经济“新常态”,“这是令人鼓舞的”,表明官方已经认识到要将重点放在推进结构性改革,而非短期增长目标。

 

报告建议,在不确定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中国应保持较大的政策缓冲空间,以备出现内部或外部经济冲击时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报告认为,决策层面临的关键政策挑战在于如何实现经济增速的逐步减缓。短期来看,主要挑战在于如何加强金融部门的市场约束,将资源从产能过剩的部门重新分配到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部门。否则,将导致资本错配,降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报告指出,这需要采取有效政策化解产能过剩,实现资源重新配置,并逐步取消政府的隐性担保,允许部分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低效率企业破产。

 

2014年以来,中国官方已经加大了抑制信贷增长、减少过剩产能、内化工业污染成本、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的政策力度。

 

“这些政策是明智的,有利于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司克礼说。(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 李晓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