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战遗孤建石碑纪念中国养父母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1-24 15:01:32 | 来源: 海峡飞虹 |
日本二战遗孤建石碑纪念中国养父母(网页截图)
海峡飞虹报道(记者 谢宏宇):据日本媒体报道,当年因二战爆发与家人失散的日本孩子近日自发在日本鹿儿岛市内建起一座石碑,感谢当年收养自己的中国养父母。23日,鹿儿岛市举行这座石碑的揭幕仪式。
二战结束时,大量日本孤儿遗留在中国,被好心的中国人收养。目前,日本归国孤儿给中国养父母建立石碑的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为了表达对中国养父母的感激之情,日本鹿儿岛的二战遗华孤儿近日自发地给中国养父母树立了一个纪念碑。建碑提议由身为归国孤儿的日本人遗华孤儿鹿儿岛会代表、现年73岁的鬼冢建一郎发起,得到了鹿儿岛县日中友好协会的帮助。这个石碑临近鹿儿岛湾,设于鹿儿岛市天保山町的公园内,高2.45米,上面刻着“对伸出援手的中国养父母的慈爱精神再次深表感谢,并祝愿日中友好长存”等碑文。据报道,中国驻福冈总领事以及鹿儿岛县、市和地方经济界相关人士等约60人出席了揭幕仪式。揭幕仪式上,鬼塚建一郎发表讲话说,如果没有向敌国儿童伸出援手的养父母的慈心,他就不会在这里。在众多人的协助下建起了石碑,他对此表示感谢。
日本遗华孤儿是1945年日本战败后被遗弃在中国的日本孤儿。1945年,日本战败,当年的日军仓皇撤退,有5000多名孤儿被抛弃在中国。他们中最大的13岁,最小的还只是襁褓中的婴儿。据有关部门统计,经中国养父母收养的日本遗孤约有4000多人,大多为“日本开拓团”的后代。“日本开拓团”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向中国派来的包括军队和大量移民在内的组织,其中90%集中在东北地区。
日本遗孤由中国人抚养长大,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并且均有正当职业。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大部分遗孤都回日本寻亲,但多和中国养父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他们回到日本的时候年龄较大,融入陌生社会的能力较差,绝大多数战争遗孤回到日本后需靠政府救助为生。很多遗孤回到日本数十年,依然是中国乡音不改,他们比一般的日本人更渴望中日友好。
日本二战遗孤建石碑纪念中国养父母(网页截图)
日本二战遗孤建石碑纪念中国养父母(网页截图)
日本二战遗孤和家人(网页截图)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2025-04-14
- 连发六大“灵魂拷问” 外交部驳斥美官员对华攻击抹黑言论2025-04-14
- 海关总署针对中美贸易局势最新回应2025-04-14
- 商务部回应美方豁免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2025-04-14
- 数读中越合作成就2025-04-14
- 两岸和合,爱跨山海!无锡灵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开幕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