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丑闻暴露大企业管理盲区 郭台铭需要更严酷?
|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4-01-22 20:32:08 | 来源: 国际在线 |
中国台湾网1月22日北京消息台资企业富士康22日爆出多名高管索贿丑闻,引发舆论哗然。一向以管理严格著称的富士康发生此事件,“灯下黑”也暴露出大型企业在管理上的盲区。
鸿海集团目前在中国大陆有近100万雇员,人数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对此,郭台铭也曾经表示:“每天管理100万员工,头痛得要死。” 眼下,让他头疼的事情不是出于底层员工而是金字塔顶端的高层管理人员。这对一向以治企严明著称的郭台铭而言,的确更无法接受。
多年来,富士康凭借在大陆市场的耕耘,曾连续10年雄踞中国内地企业出口200强榜首。而随着大陆经济转型,富士康也正在向巴西、土耳其、越南、印尼及马来西亚等地扩张和转移,但这无疑也为企业带来新的管理挑战。
此次爆出集体索贿的鸿海SMT委员会,负责调度集团设备、物料与资源,并对外发包采购,甚至握有厂商建议评估等生杀大权,一年经手金额超过上百亿元人民币,鸿海内部戏称“天下第一会”,权力相当大。
有分析认为,早期进入大陆的台湾家族企业从财务到老总都是一家人,他们极少为了获得采购订单去选择贿赂的方式。但是现在类似鸿海这样大型企业里面掌握了极大权利的台干却可以成为供应商们获得订单的通道,在权利过于集中而干部缺乏自律的情况下,鸿海严格的采购制度将遭遇极大挑战。
据台湾媒体的一位资深记者向中国台湾网透露,郭台铭一向以“治军严格”著称,手下干部多谨慎低调,此次爆出索贿丑闻,直指企业结构与监管漏洞,预计将在公司内部将掀起一轮新的人事洗牌。
而在社科院台研所助理研究员王敏看来,丑闻事件的爆发也是给台资台企敲响警钟,让他们意识到应该制定与大陆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相适应的体制,不断完善,加强监督监管,才能进一度杜绝“钻空子”的可能。而另一方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加强内部凝聚力,提升企业管理能力,丑闻或许也是契机,将成为促进富士康向前发展的动力。
郭台铭的管理箴言之一就是“严酷的环境是一件好事”。而随着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供应链的地区化,或许需要他更加“严酷”。(中国台湾网记者李徽)
新闻推荐
- 味蕾牵两岸:台湾桃园举行闽台小吃文化交流盛典2025-11-10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华文出版与文化创意学术论坛在福建漳州举办2025-11-10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