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抗战记忆|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5-07-22 17:46:10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 |
海峡飞虹消息: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6月下旬,2025“文化抗战川渝行”两岸媒体采访团成员前往重庆市北碚区张自忠烈士陵园祭拜,致敬抗战英烈,表达对民族英雄的崇高敬意。
张自忠将军(资料图片)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1年在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31年,张自忠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1933年,他参加长城抗战,任喜峰口第29军前线总指挥,打退了日军,守住了阵地。
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前线(资料图片)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张自忠先后任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5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他一战淝水,再战临沂,三战徐州,四战随枣,所向披靡。1938年3月,日军进犯台儿庄,张自忠奉命率第59军增援,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时间。1940年5月,中国军队与日军在枣阳、襄阳、宜昌等地进行枣宜会战,他亲自率领部队与日军决战。在部队被敌层层包围的不利态势下,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力战不退,与日军拼死搏杀,最后身中7弹,壮烈殉国。
1940年5月6日,张自忠将军东渡襄河截击日军前,致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安的信。(资料图片)
张自忠将军生前曾留下两封信,一封致所部将士们,一封致自己的副将冯治安。枣宜会战战前,张自忠写信告谕官兵:“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枣宜会战前线,张自忠又给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安写下一封亲笔信:“仰之吾弟如晤: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这两封信,没有提及半点私事,只有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诚忠心。
将军虽已长逝,但英风浩气与世长存。
1940年5月23日,张自忠将军的灵柩由10万民众护送,在宜昌上船、送到重庆,葬在北碚的梅花山。遗体转运途中,沿途民众冒着被敌机侵袭的危险,自发前往迎送,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敬仰。(资料图片)
1940年5月28日,移灵专轮抵达重庆。(资料图片)
张自忠烈士陵园依梅花山而建,将军墓掩映在苍翠树影间。1940年英勇殉国时年仅49岁的张自忠将军忠骸,就安葬于此。(摄影:陈鑫涛)
张自忠将军墓前,两岸人士整装肃立,默哀,行三鞠躬礼,表达对民族英雄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摄影:陈鑫涛)
新闻推荐
- 中国国际湿地城市增至22个 居全球第一2025-07-25
- “小小”传感器成为万物互联“神经末梢” “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迈进2025-07-25
- 东南有海浩无穷——从闽人与海解码中华海洋文化基因2025-07-25
-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香港在全球变局中前景光明2025-07-25
- 台湾青年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暨中国陶瓷文化研习营成功举办2025-07-25
- 中国游戏靠啥“圈粉”海外?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