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春节”之美 这个馆一次看过瘾→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5-01-14 11:58:15 |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
随着中国“春节”申遗成功,蛇年春节“非遗味儿”更浓。目前,120余项与春节相关的非遗代表性项目齐聚中国非遗馆,让观众在传统文化中感受“春节”之美。
步入中国非遗馆,首先映入眼帘是一座集民间古建筑技艺、传统美术为一体的山西清徐彩门楼。作为国家级非遗,清徐彩门楼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 王晨阳:在当地,彩扎门叫“闹红火”,预示着春节能够红红火火。
进入彩门楼,写春联、印年画、投壶等传统年俗,让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热闹的乡村大舞台、流光溢彩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来自浙江乐清的首饰龙,是馆内单体最大的花灯,春节期间,当地百姓会抬着“首饰龙”游街串巷,承载着为家家户户祈求平安的美好寓意。
整个首饰龙灯制作工艺复杂,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刻纸等工艺于一体。依靠内部的木制齿轮装置驱动,龙船能摇头摆尾,船上几百个形态各异的人偶也能动起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清首饰龙代表性传承人 林顺奎:首饰龙的长度将近六米,高度有四米五。一个摇板能掌握300多人全部动起来,动作完全不一样。
由地方非遗传承人制作,传统与创新兼具的面花作品《龙凤枣山》,用搓、揉、编等10多道工序结合制作而成,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研究馆员 常会学:面花主要反映了黄河沿线百姓的生产生活风貌,主要用于传统节日,比如说春节。
北京市民 马赛:每一个都很精美,我们想回家之后带孩子也去做一下,让小孩体验一下我们中国传统过年方式。
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灯彩、怀仁旺火等各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春节节俗,描绘出中国人庆祝新年的生动画卷,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
相关新闻
- 2025-01-14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埃塞俄比亚上万人齐聚庆祝中国春节
- 2025-01-14中国驻美使馆举办中美青年新春联欢活动
- 2025-01-14期待值拉满!京津冀联合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
新闻推荐
- 两岸“春帆共济”,青年“同心筑梦”!湖里区成立首个台青就业创业基地服务联盟2025-02-21
- 外国智库专家:美国新一轮关税战冲击全球经济2025-02-21
- 市场监管总局在助力两岸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传唱人龙紫岚:我要用歌声讲好澳门故事2025-02-21
- 潘贤掌出席全国台企联新春联谊活动暨福州台协换届系列活动2025-02-21
- 台商扎根福州、投资福州的决心信心始终未变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