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打球不要打仗”

编辑:何婧|2024-12-05 19:34:49|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请假去看龙哥”、“神仙妹妹”的粉丝越来越多、“小学课本里学到的日月潭美景变成了现实”、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与小提琴演奏的《梁祝》琴瑟合鸣……12月5日,大陆高校师生赴台访问团结束9天8夜的丰富行程,带着台湾同胞满满的热情和爱返回大陆。

 

“宁愿打球不要打仗”

 

“两岸青年交流是如此浑然天成、欲罢不能。”这是今年4月,马英九先生带领20名台湾青年来大陆参访时的感言。当时,大陆也同样为台湾师生们安排了丰富的行程。中华民族崇尚的礼尚往来、越走越亲,浓浓地体现在大陆和台湾学子来来回回的相互交流中。

 

与此同时,民进党当局和绿营分子不断放出杂音,有质疑说此次活动是帮助大陆对台湾青年实行“统战”,有民进党当局匿名官员涉嫌泄露参访团成员个人资料,还有人“训示”马英九基金会,更有抹黑参访团成员的言论出现,台陆委会甚至重申禁止政治言论、不能伤害“台湾地位”等。

 

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表示,绿营借此大做文章,显然就是刻意阻挡两岸交流,“此举暴露出民进党的心态卑劣与毫无自信”。他呼吁赖清德当局停止搞小动作,真正做些对台湾未来有帮助的事。

 

“大陆青年在台湾的表现让许多年轻人惊艳,也让民进党感到傻眼。”台湾中时新闻网发表评论指出,他们的表现直接拆穿了民进党的谎言,揭露了民进党愚民教育所产生的恶果。民进党当局将教育当成政治斗争的工具是自掘坟墓,是祸害子孙的犯罪行为。

 

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表示,台湾很多民众没有机会看到两岸交流场面,赖清德上任后一直不希望两岸交流,但陆生团来访受到瞩目,加上媒体报道,许多民众认为两岸应多交流。“这是真实的民意,不是名嘴或民调可以决定”。萧旭岑呼吁民进党当局要以更开放的心胸,让两岸年轻人自然互动,“宁愿打球不要打仗”。

 

“宁愿打球不要打仗”

 

中评社发表社论指出,此次陆生团访问大受欢迎,一方面呈现出台湾社会对于大陆民众,绝大多数都是开放且欢迎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台湾社会对于两岸交流的期待。如果连最单纯的学生交流、体育交流、文化交流,都会被绿营冠上“统战”帽子,那赖清德频频高呼希望两岸和平,恐怕只会沦为口号了。

 

一段时间以来,民进党当局为一党一己之私,不择手段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以各种理由极力打压、阻碍两岸同胞的正常往来,在岛内大搞“绿色恐怖”,剥夺各界民众出行自由,不断给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交流合作常态化制造障碍。但无论民进党当局怎么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交往的热情依然持续高涨,各领域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事实再次证明,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的共同愿望,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

 

截至10月19日,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年客流量突破百万,达到100.39万人次,同比增长87.6%;今年以来,大陆共签发台胞证99.4万张次,台胞入境大陆共296.1万人次,同比上升68.4%。12月4日,另一个两岸交流的大事确定了——“2024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12月17日在台北举行。台北市长蒋万安说,两岸关系越紧张越需要沟通与交流,交流总比不交流好,促进了解总比增加误解好,有信心今年一定会办好双城论坛。

 

两岸同胞从来都是一家人,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持续扩大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融合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两岸同胞都应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秉持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定能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共享民族复兴伟大荣光!(作者:常滨)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刘德华唱得没有错!

2024-11-05
展开全文

近日,刘德华在台北小巨蛋举行演唱会,高唱经典歌曲《中国人》,现场气氛瞬间达到高潮。这一幕,直接让民进党当局“玻璃心碎了一地……”民进党民意代表王定宇、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王义川连日攻击刘德华,称刘德华是“媚共”、是在“统战”等等。

 

不过,绿营政客这种无理取闹的举动持续遭到岛内舆论痛批。演唱会现场一位姓涂的观众对媒体说:“刘德华唱《中国人》时,后面的舞台出现了一条中国龙,配上刘德华完美的歌声真的让人非常地感动。身为中国人、龙的传人,我感到非常骄傲!”不少民众批评民进党“很夸张” “拜托不懂不要乱带风向,一直以来他都会唱,这只是他所有作品中经典的一首好吗?”“我只是想看偶像唱歌表演而已,你们也太政治化了吧” “绿营又秀下限,自曝其短!” 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绿营的意识形态在作祟。就连台湾陆委会主委邱垂正日前都打脸王定宇称,刘德华没有伤害台湾的言论。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刘德华唱得没有错!

 

刘德华演唱会现场照片(图片来源:看台海)

 

台湾《中国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政党轮替多次,民进党已有执政经验,但格局却越做越小”。文章称,民进党永远活在自满中。两岸关系不得解,缺水缺电缺能源,只拿芝麻蒜皮小事来治台,“既无法为台湾兴利,最终也将损及民众权益”。香港中评社连发两篇社评指出,民进党现在已将“抗中保台”这张牌打到极致,未来是否连艺人要在台湾举办演唱会,都必须要先表态“挺台抗中”?这样演变的话,民进党还能自豪地大声说台湾是民主自由的社会?从台湾社会舆论普遍大反弹的现象来看,确实一般民众无法接受绿营这种无限上纲的抹红操作,一定程度似乎也代表民众对绿营基本教义的反感。

 

一些岛内网友还指出了一个让绿营政客尴尬的事实:歌曲《中国人》的词曲作者和编曲均为台湾人。这首歌是为庆祝香港回归特意创作的,承载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曾多次表示,自己从刚出道到现在坚持的精神就是不要崇洋媚外,要坚持身为中国人的骄傲,要说中文,要写和自己国家有关的音乐,这是值得自豪的一种民族意识和心态。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上,两岸媒体人谈得最多也最动情的,就是“我们不分彼此”“两岸一家亲”“都是自己人”。新党副主席李胜峰在受访时表示,文化、历史、血缘是化解两岸分歧的重要力量,两岸血缘血脉不可断,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历史不能被扭曲、掏空,两岸文化必须对接、延续。“没有中国历史作为内容的台湾史是虚幻、虚假、虚空的。”李胜峰痛心疾首地说,民进党处心积虑推行“文化台独”,非常荒谬,这是在“亡台湾史”。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刘德华唱得没有错!

 

“一样的血,一样的种,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刘德华的音乐不仅带给人们无数感动和回忆,更激发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认同。演唱会上的大合唱更是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它传达的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心声: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文化根脉、共同的情感共鸣永远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哪怕人为阻隔也从未改变。(作者:常滨 )

收起全文

我自台湾来,圆梦乡野间

2024-12-03
展开全文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建设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两岸一家亲,岚台亲上亲。自2016年底试点两岸社区融合以来,拥有380多年历史的平潭海坛街道上楼村吸引了一批批台胞入驻,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如今,这座“网红村”已逐渐成为岚台基层交流交往的一扇窗口,两岸共建共融共享的美好愿景在此照进了现实。今年9月底,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上楼村村民委员会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日前,记者走进这座古村,探寻两岸一家亲、乡村共振兴的生动故事。

 

古村实现“逆生长”

 

从平潭城区向北行驶约10分钟,便到了上楼村。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干净整洁的石头厝、充满特色的文化墙……刚走进村子,记者就被这里舒适宜人的环境所吸引。

 

过去的上楼村,并不是这番亮丽的模样。“以前,村子里有许多荒地,杂草丛生,很不美观。现在,人居环境大变样,荒地也变成小公园,看着真舒心!”62岁的村民吴玉兴感慨道,原来这座小村庄也可以这么美。

 

变化的动因何在?故事要从一场关于两岸社区融合的实验说起。

 

2016年底,上楼村在平潭率先试点两岸社区融合建设。怎么融?该村的首个举措,就是邀请有着多年基层治理经验的台胞曾宁旖定期前来交流访问,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很快,这座村子就掀起了一场复兴家园的热潮。彼时,曾宁旖嫁接台湾社区营造经验,着力推动环境改造、人文教育、社区治安等全面提升,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点滴变化,日积月累。越来越多的台胞跨海来到上楼村,包括画家、设计师等,对村子面貌进行“微改造”。彩色墙绘、文化长廊、照片墙……他们还引入台北忠顺里社区“超乎想巷”文化创意,让人居环境“一键焕新”。

 

在上楼村,台湾元素与古朴乡村相互碰撞,产生了一系列奇妙的“化学反应”。从村居改造到艺术文创,这些年,9批台湾青年先后前来驻村驻点,举办社区参访观摩、志愿服务讲座等交流活动,两岸情谊在此开花结果。

 

“快进来坐,喝杯茶呀!”沿着彩绘墙前行,来到一座精致的小院前,“95后”台青傅韬丞热情地招呼记者。

 

这里是两岸文创艺术交流空间——楼台会,寓意上楼村与台湾的相会。傅韬丞来自台湾云林,他在上楼村从事乡建乡创工作已有两年多时间,平日里就在楼台会办公。

 

楼台会原先是一栋年久失修的石头厝。2018年,一支台湾设计团队进驻上楼村,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启动老屋拯救行动。经过一番装修改造,老旧石头厝实现“逆龄生长”,从内到外焕然一新,变成了集文创展示、交流联谊、文化艺廊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

 

“现在,无论大事小情,大家总喜欢相聚楼台会,一起讨论商量。村民不再是局外人,而是真正的主人翁。”傅韬丞说。

 

共绘产业振兴图

 

乡村颜值越来越高,产业发展也需跟上。

 

上楼村党支部书记陈振国告诉记者,这些年,村“两委”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投资超2200万元建成了15个产业项目,支持台胞扩大迷迭香等休闲经济作物育苗,并加紧引进和培养一批思路广、经验足、懂技术的两岸新农人。

 

傅韬丞就是其中之一。怀揣着田园梦,他在上楼村开启了事业新篇章。

 

傅韬丞曾在平潭金井片区北厝村打造蜗牛产业链,效益很不错。2022年来到上楼村后,他如法炮制,打造“上楼版”蜗牛养殖基地,还引进了台湾精致农业发展理念,发展绿色有机的百香果种植业。

 

说话间,他迫不及待地领着记者来到了位于村口的“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步入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百香果园,只见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百香果挂满枝头,浓浓的果香扑鼻而来。这片果园面积约10亩,种的都是“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个头大、香气足、汁水充沛,深受市场青睐。

 

正对着果园的,是一座蜗牛养殖棚,13万只台湾白玉蜗牛在此安静“过冬”。蜗牛养殖是环境友好型产业,经过深加工的蜗牛既可食用,也可入药,价值颇高。“这些小家伙最快4个多月即可出栏,可以每斤20元的价格分批次出售给相关企业。”傅韬丞说。

 

在上楼村,百香果、白玉蜗牛成为乡村致富的“金果果”和“金疙瘩”,每年可带动村集体收入增加近8万元。借此机会,傅韬丞还制定了“地瓜猎人”农事体验、“自然观察营”科学科普等课程,打造集研学、游玩、乐购于一体的科普庄园。

 

不仅如此,去年底,傅韬丞还邀请弟弟傅韬文和弟妹王芸莹落地上楼村,一家人作伙(“作伙”系闽南语,意为作伴)来打拼,共同发展“文创+食品”事业。

 

不久后,平潭新傅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傅韬丞等人与上楼村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对“上楼有礼”文创品牌进行提质升级,塑造地域特产新名片。

 

这几天,就在楼台会的背后,一间崭新的烘焙房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在台湾,傅韬文和王芸莹曾从事西点行业,十分擅长烘焙。他们二人打算在这里开办烘焙班,让更多村民参与其中,一起开拓“甜蜜事业”。

 

文明之风拂面来

 

“小邱,我家孩子最近笑容变多了,学业也有了进步,真是太感谢你了!”“不客气,家庭和睦最要紧!”近日,上楼村村民林大姐来到村部,向台湾社工邱晨芯连声道谢。

 

邱晨芯是平潭引进的首批台湾社工之一,从2022年开始驻点上楼村。前段时间,她发现平时十分开朗的林大姐变得沉默寡言,还缺席了多场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名资深社工,邱晨芯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随即上门家访。

 

原来,林大姐的孩子小威(化名)刚上初一,最近情绪波动起伏大,闹得家中不得安宁。经过一番交谈,邱晨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孩子不适应新课业,从而导致应激性焦虑,继而影响了家长的情绪。

 

回去后,邱晨芯为这对母子开出了“心灵药方”,一方面对林大姐进行亲职教育,让她切勿给孩子“贴标签”;另一方面,又为小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增强抗逆力。邱晨芯还组织了一场面对面座谈,让母子二人把话说开,紧张关系得以缓解。

 

帮助村民解开心结,是邱晨芯的日常工作。驻村后,邱晨芯将上楼村当作“阵地”,开设心理咨询室,提供亲子沟通、压力调适、情绪疏导等服务。这几年,邱晨芯还和其他台胞携手,围绕产业振兴、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等方面,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如群众文化中心建设、乡村道路“白改黑”等。

 

在邱晨芯的助力下,上楼村志愿者服务队也迎来新变化。在这里,一套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已顺利运行了两年多。平日里,邱晨芯和台胞林香贝一起负责志愿者工作,她们为志愿者建档立卡,大家通过参与活动获得积分,并存入“积分银行”,每年年底即可兑换等值的生活用品,比如大米、花生油、调味品等。

 

受益于此,越来越多人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服务队从最开始的8人扩大至如今的188人,累计举办活动130余场。

 

吾心安处便是乡。驻点上楼、扎根平潭,让台胞们找到归属感。“平潭为我们提供了发挥专长、逐梦筑梦的舞台,已成为我们的第二故乡。我很期待在这里书写更精彩的人生。”邱晨芯笑着说。

收起全文

期待两岸文化交流龙行龘龘、前程朤朤、跨越山海、繁花似锦

2024-02-06
展开全文

近期,大陆一系列文化产品在台湾受到热捧,“科目三”舞蹈短视频在青年群体中爆红,台北宁夏夜市举办“科目三”舞蹈竞赛;电视剧《繁花》以其独树一帜的叙事审美风格在岛内好评如潮,很多岛内网友直言“想去黄河路打卡”;另一款深受大陆民众喜爱的美食“一元一串的钵钵鸡”也引发了台湾的美食狂潮,甚至有台湾网友把相关短视频的魔性音响当作自己的闹铃声。

 

期待两岸文化交流龙行龘龘、前程朤朤、跨越山海、繁花似锦

 

社交平台截图

 

事实上,近些年来大陆优秀文化作品在岛内颇受欢迎,《甄嬛传》《琅琊榜》《狂飙》等优秀影视剧多次在岛内掀起追剧热潮,现在台湾KTV点播排行榜上,前10名有一半是大陆歌曲,“让子弹飞一会”等网络流行语也逐步渗入台湾民众日常生活,甚至成为两岸民众网上互动确认彼此身份的“暗号”……大陆文化影响力在台湾迅速扩大,关键就在于这些文化符号在岛内容易产生共鸣共情。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所言,两岸中国人有着共同的文化根脉、共同的情感共鸣,哪怕人为阻隔,也难以减少,从未改变。

 

期待两岸文化交流龙行龘龘、前程朤朤、跨越山海、繁花似锦

 

参加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冬令营的台青们尽情体验冰雪乐趣(图片来源:中国台湾网)

 

但客观而言,当前两岸文化交流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民进党当局执政以来全力推动“文化台独”,其毒害非常大,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对中华文化认同也呈现下滑态势。马英九执政期间,强调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力推两岸文化交流,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认同度较高。自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从课纲、语言、历史、宗教信仰等方面不断“去中国化”,“文化台独”愈演愈烈,不仅撕裂台湾社会,还制造了两岸对立。另外,民进党当局一方面强调所谓“构建文化传播体系,让台湾文化走向世界”,企图通过文化传播达到让“台独”分裂分子获得国际社会对台湾地位的认同;另一方面则全力钳制两岸交流,频繁动用行政司法等手段打压参与者,制造“寒蝉效应”,甚至强制切断两岸文化交流渠道,如禁止爱奇艺等大陆影音平台在台湾落地,千方百计降低大陆文化对台影响力。

 

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尘埃落定,赖清德当选,可预见未来两岸文化交流恐将面临更多关山险阻。有舆论指出赖清德恐以更大力道推动“文化台独”政策,利用所掌握的行政、司法权以及掌控的绿色媒体,全方位钳制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但脱离中华文化是行不通的,台湾与大陆同祖同宗,中华文化在岛内根基深固,两岸文化交流内生驱动力强劲,台湾各阶层群体对于全面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意愿越来越强烈。事实上,从岛内民众对“科目三”“舞统”台湾的戏谑态度,就可看出其对民进党当局“反中”反到反智的讥讽与不屑。

 

期待两岸文化交流龙行龘龘、前程朤朤、跨越山海、繁花似锦

 

1月28日,参观者观看首届两岸艺术家春联展。(新华社记者 陈键兴 摄)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多项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在两岸各地火热展开。如,首届两岸艺术家春联展日前在台北“江山如此多娇”艺术馆开幕,2024台北灯节将照往例继续邀请上海代表团参加,以“同台共舞一家亲·同气连枝闽台情”为主题的闽台青少年交流联谊活动正在福州举办……在甲辰龙年来临之际,我们有理由期待,2024年两岸文化交流可以龙行龘龘、前程朤朤,跨越山海、克难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繁花似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谢楠)

收起全文

“应该将两岸和平的种子放在年轻一辈人的心中”

2023-06-14
展开全文

马英九基金会原计划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这5所高校共50名大学生于7月访台,但是遭到台湾陆委会的拒绝,说这个方案没有“重要性、迫切性、不可替代性”。陆委会此举与其之前公开表示的对两岸青年交流“乐观其成”的说法大相径庭,遭到台湾众多团体和民众的强烈谴责。舆论普遍认为,民进党不应以一党偏狭之利益而剥夺青年世代求和平求发展的权利。

 

“应该将两岸和平的种子放在年轻一辈人的心中”

 

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李孔智说,从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提到“和平是两岸唯一的选项”,到台湾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陈建仁说两岸关系要“永续健康、完全不脱序”,再到台湾陆委会主委邱太三一直在说“两岸关系要早日春暖花开,互访增进了解是最好的开始”,他们没有一个人敢于公开说两岸青年不能交流。但是,实际上他们又以种种方式阻扰两岸青年交流。这实在是说一套做一套。李孔智说,民进党当局大张旗鼓地强调“备战不避战”,按理说最应该让青年一代增进交流、累积共识,将两岸和平的种子放在年轻一辈人的心中,这才是最有意义的“避战”。

 

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清贤分析说,两岸青年交流与其像民进党当局说的是否具有“重要性、迫切性”,不如说应该就是自然而然、历史向前发展大潮面前的必然结果。现在的全球化进程中虽然出现了逆全球化的倾向,但青年一代终归希望有更大的行动和发展空间。尤其是两岸同文同种,在文化和市场上的互补性相对于欧美地区更高,所以,不应该人为阻隔两岸青年之间的互动。黄清贤还说:“其实台湾民众本身也不希望两岸因为隔绝而产生越来越多的不了解甚至冲突。民进党这样的做法会有饮鸩止渴的风险。”

 

本月中旬,即将在福建举办的第十五届海峡论坛也遭到了民进党当局的污名化和无理阻挠。据台媒报道,民进党当局禁止在岛内举办海峡论坛的分支活动,禁止当局的官员参与海峡论坛,禁止岛内的政党参与推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相关活动。台陆委会还警告和恐吓岛内民众要“审慎考量”是否参加海峡论坛、要注意“人身安全”,等等。

 

“应该将两岸和平的种子放在年轻一辈人的心中”

 

劳动党日前发表声明说,在历届海峡论坛上,两岸同胞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的情怀热络欢欣地参与,这充分展现出两岸交流不仅是推进台海和平之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更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绝非任何污名化所能阻挡。劳动党呼吁民进党当局不要再逆民意而为,若真心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便应全面支持两岸交流。新党主席吴成典日前率团访问北京。他在返台后表示,统一是历史大势。只有统一,台湾才有出路。两岸同胞应携手促进和平统一。新党还发布了包括推动“两岸共同市场”在内的十点两岸政策建议,力主两岸各界在多层面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本月14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痛斥民进党当局阻挠两岸交流的做法。她说,对于海峡论坛这一举办多年的两岸民间交流活动,民进党当局究竟在怕什么、挡什么?一面口口声声宣称要“让两岸恢复交流”,一面又公然威胁恐吓参与筹办和参加海峡论坛的台湾民间团体和台湾民众,完全是说一套做一套。如此公然侵害台湾民众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可见“绿色恐怖”何其嚣张!朱凤莲还说,试问:台湾民众参加两岸交流何罪之有?陆委会指称海峡论坛“反独、促融、促统”,这三点哪一点在台湾地区现行规定禁止之列?通过两岸各界民主协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沟通解决两岸之间的问题,陆委会有什么理由反对?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理应常来常往、走近走亲。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两岸加强沟通与交流顺民意、得民心,无论民进党当局如何阻挠打压都是徒劳的。(作者:常滨)

收起全文

“双向奔赴”的两岸交流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期待

2023-03-14
展开全文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日前,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交流参访团成员和大陆同胞手拉手歌唱《我的祖国》,热烈的场面感人至深。来自台湾新竹县、花莲县、嘉义县、苗栗县、新北市、台东县、台北市等县市的少数民族交流团一行38人近日到云南省开展为期一周的参访交流活动。这是疫情常态化管理后首个赴云南的台湾地区交流参访团。团长孔文吉对记者说,很荣幸率队到云南开展“破冰”之旅。大陆的发展变化很大,唯一没有变的是把台胞当成同胞和家人的那颗善良的心。孔文吉表示希望两岸关系真正能“破冰”,能实现和平发展。

 

“双向奔赴”的两岸交流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期待

 

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交流参访团成员在云南民族村合影留念(中国台湾网 叶春禄 摄)

 

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今年2月1日,大陆航空主管部门通过《海峡两岸空运协议》联系渠道,促请台湾方面优先恢复16个台胞反映较为集中的两岸直航航点,这16个航点是广州、深圳、南京、无锡、杭州、宁波、武汉、福州、合肥、重庆、长沙、郑州、海口、西安、沈阳、哈尔滨。3月9日,台湾陆委会公布“恢复两岸空运客运航点之规划”,宣布自10日起开放两岸10个航点定期航班直航、另在清明假期前开放“小三通”的“客运中转”。对此,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这符合全面恢复两岸空运客运直航的需要。马晓光说,两岸直航航点复航有利于两岸人员往来、促进交流交往。希望台湾方面顺应民意,尽快推动两岸空中直航、海上直航及“小三通”全面正常化,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恢复开放两岸10个航点定期航班直航的消息在台湾社会引起积极反响。台湾工商时报的报道说《两岸直航捎喜讯 航空股先涨》。文章说,在陆委会的消息发布会后,台湾的华航、长荣航等公司股价应声上涨了3.21%、1.59%。两家公司还宣布要增加航班数量:华航自本月26日起增加两岸航线大约73%的航班,达到每周45个航班;长荣航董事长林宝水说,恢复两岸直飞,长荣航今年的营运目标可以大幅提升了。

 

“双向奔赴”的两岸交流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期待

 

由此可见,两岸经济、文化和社会全方位的交流是两岸社会经济发展、民众感情联络的客观需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对媒体说,我们能感受到疫情常态化管理后,两岸双向交流的春天在临近。郑平还表示相信在符合两岸民意的前提下,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人员往来的正常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常态化一定会实现,这样的“双向奔赴”值得期待。

 

有台媒报道说,根据台湾陆委会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有82.9%的民众支持台湾当局在考虑两岸情势发展及兼顾经济与防疫的情况下,逐步调整两岸交流与人员往来数量。另有台媒报道说,台湾当局已经明确表示,未来会在航点开放、申请包机和“小三通”客运中转的基础上,继续提出更好且方便民众交流的管道,同时也希望两岸关系能透过这样的路径,达到健康、有效的交流。

 

“双向奔赴”的两岸交流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期待

 

本月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在回答台湾记者关于推动两岸交流的提问时,李强总理深情地说,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我们常说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们将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要让更多的台胞、台企到大陆来,不仅是让他们愿意来,还要融得进,有更好的发展。李强总理还说,早日实现两岸的正常往来、恢复常态化的合作是我们的共同期盼,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笔者衷心祝愿两岸同胞能够相向而行、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作者:常滨)

收起全文

150亿美元VS两项民调

2024-11-19
展开全文

台媒近日援引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民进党当局正在考虑向美国提出总价值150亿美元的军备采购计划,被视为向新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示好。

 

关于向台湾索要“保护费”,再度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可是念兹在兹。根据台媒数据,特朗普政府上次4年任内对台军售金额超过210亿美元,相当于前任奥巴马政府8年的军售数字,更是拜登政府4年76亿余美元的近3倍。今年7月,美媒刊出特朗普专访内容,他首度明确谈及重返白宫后的对台政策,其中直言台湾应该向美国支付“保护费”;距离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日倒数一周,特朗普受访时再次提及,台湾若要美国保护,就应该支付“保护费”;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也曾向美国《时代》杂志发表类似观点,称希望那些依靠美国的“盟友”付钱给美国,其中明确提到台湾。

 

150亿美元VS两项民调

 

民进党当局一直认为只要持续向美国购买武器,交足“保护费”,就可换得美国“出兵护台”的承诺,但这多年过去了,美方从未正式保证“倘若台海发生战事,将派兵护台”。美国政府在涉台问题上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台湾应强化自我防卫”。根据“全球事务研究所”(IGA)9月份发布的民调结果,有40%的美国受访者认为,如果台湾遭遇进攻,美国应当在军事上防卫台湾,但也有39%的人不表态,有21%的人反对。可见有60%的美国人在防卫台湾问题上举棋未定或明确反对。

 

面对民进党当局一再无底线地贴靠美国,台湾民众是强烈反对的。据台湾民意基金会日前公布的民调指出,51.4%的民众不同意支付美方“保护费”。11月10日,台湾多个民间团体上街头举行秋斗游行,表达反对冲突、要求和平、改善民生的诉求: “孩子不上战场,家乡不埋地雷,宫庙不藏炸弹,要和平不要火拼,不当美国的炮灰……”不久前,台湾《中国时报》发表社论指出:“倚美谋独”根本是行不通的。如果民进党当局仍然执迷不悟,最终将使台湾陷入满目疮痍与生灵涂炭的悲惨境遇。

 

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任何破坏和平稳定的行径都将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美方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可是,美国对台军售的金额、次数,包括武器的性能都在不断提升,美国所谓的承诺实际上是完全没有得到遵守。对于美国而言,打“台湾牌”是一个无本万利的筹码,可以迫使中国大陆投入更多资源防止台海地区出现动荡,企图来迟滞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美国正加速把台湾变成“火药库”,台湾年轻人正在沦为民进党当局投靠讨好美国的牺牲品和“台独”炮灰。

 

150亿美元VS两项民调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时强调,“台独”分裂行径同台海和平稳定水火不容。美方想要维护台海和平,关键是要认清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的“台独”本性,慎之又慎处理台湾问题,明确反对“台独”,支持中国和平统一。

 

美方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武装台湾”,停止怂恿“台独”分裂势力“以武谋独”。而赖清德当局上台以来,死心塌地甘当外部势力“棋子”,配合美国把台湾打造成“战争豪猪”,只会给台湾民众带来深重灾难。希望台湾同胞认清形势,交“保护费”换不来安全,“倚美”越深、“毁台”越甚。广大台湾同胞应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切实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及自身安全福祉。(作者:左镇)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