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螃蟹、种桑缫丝……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充满中国智慧
央视网消息: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在这片大漠之边,人与沙的征战从未停歇。截至目前,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285公里锁边任务已完成八成,有望在今年底实现合拢。一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正努力创造着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锁边"可以理解为在沙漠边缘建起一道绿色屏障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可以理解为在沙漠边缘建起一道绿色屏障,塔克拉玛干沙漠总面积约为33.76万平方公里,环沙漠一圈的长度是3046公里。
"锁边"任务已完成82.5%
在它的南缘人口和城镇都集中在有限的绿洲上,阻挡沙漠南侵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点攻坚区,最后需要补齐的“缺口”在2023年底是285公里,主要分布在沙漠南缘沿线的叶城、皮山、策勒、于田、民丰、且末等县域。目前,这285公里已经完成了82.5%,正在补齐最后的50公里,年底有望实现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固沙任务。
今夕对比图看当地防沙治沙成果
这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柯柯牙、且末县等地的今夕对比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当地防沙治沙的最新成果,在这里,每种一棵树,每治一片沙,都意味着不畏艰辛、锲而不舍的奋斗。
推沙丘战沙海 数十台机械集中作业
目前,这场沙漠边缘阻击战“锁边”工程已经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如何打好这场沙漠边缘阻击战?“锁边”工程目前进展如何?我们跟随总台记者一起挺进塔克拉玛干沙漠,直击防风治沙现场,共同见证人进沙退中的中国努力与智慧。
草方格固沙丘 双重效益更利民
新疆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南缘,三面环沙,年浮尘天气260多天。和田地区的民丰县常住人口只有4.2万左右,但人均治沙面积却有71亩。目前全县46公里的锁边任务只剩最后2公里,预计11月底之前就可以全部完成。
总台记者 刘飞飞: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正在进行锁边工程的现场。就在我的正前方,几十台推土机、拖拉机正在集中作业,预计半个月能推平500亩沙地。
在这些将要被推平的沙丘的外围,草方格发挥着重要作用,用草方格将沙丘固定,以此挡住从沙漠深处吹来的风沙。当地在草方格的铺设上就试验了9种方式,最后找到了最适合民丰县的脚踩芦苇的方式,成本低,固沙效果好。明年春天,在搭建好的草方格里会种上西梅、红枣等经济作物,通过治沙给农户带来收益。
“光伏+治沙” 揭秘治沙新模式
从防沙固沙,到治沙用沙,过去的被动防治正逐步走向主动开发利用沙地资源。当沙漠遇到了新能源,两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眼下,和田地区洛浦县还在进一步探索把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沙漠阻击战结合。
总台记者 苏蒙:有了高大的太阳能光伏板以后,就能阻挡一部分从沙漠吹向村庄和城市的沙尘、减小风速。还需要将沙土固定在地表。所以这个“光伏+农业”综合治沙项目就采用了种植农作物,利用农作物的根系来固沙。
明年开春,大量苜蓿就会被种植在这片光伏电站下方土地上,沙土也被稳固在地面。而光伏板下方的土地因为有了遮蔽,也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环境,真正做到了发电、治沙、农业三合一。
水库综合利用 沙漠也能养螃蟹
沙区的变化和发展,居住在沙地的人最有发言权。这是和田地区策勒县的一个平原水库,它的水主要来自于雪山融水,可以用于当地农业补充灌溉,今年,水库里面还多了一样宝贝——螃蟹。荒芜的沙漠也蕴藏着无限生机。
螃蟹养殖户 陈准:因为沙漠里的很多水库除了这个灌溉任务以外,没有发挥其它的作用。沙漠里的水矿物质元素也比较丰富,所以说我们想的就是综合利用。
种桑养蚕 缫丝纺织 治沙又致富
不仅是养蟹,当地居民还尝试在沙漠上种起了桑树,长在沙漠边的桑树看似脆弱,实则坚韧,以强大的根系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里,起到改良土壤的效果。与沙共生的人们种桑养蚕、缫丝纺织,以此制作而成的艾德莱斯绸服饰大多颜色艳丽,穿上这样的衣服,生活自然不会黯淡。
桑树种植户 贾亚磊:这个品种统称为蛋白桑。它耐旱、耐寒、耐盐碱。它利用它发达的根系去吸收地下水,就极大地增加了它在沙漠里存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