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维园,看见“文脉中华”

编辑:母曼晔|2024-07-01 15:45:11|来源:新华社

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以七巧板元素拼就的巨型龙凤图案前,69岁的香港市民张银萍正在拍照留念。她身着装饰有银色盘扣的绛紫色印花旗袍,背景中还有陕西的黄帝陵、四川的三星堆、山东的“八仙过海”神话长卷等微缩景观。现场传统文化味十足,人景相映成趣,令她感到十分惊喜。

 

作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以“万千气象看中华”为主题的“维园庆回归”活动日前启幕。来自大江南北的传统文化元素交相辉映,在园间荟萃锦绣中华。

 

在香港维园,看见“文脉中华”

6月29日,参观者在三星堆VR互动舱体验。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文脉汇香江

 

轩辕殿、黄帝像、黄帝手植柏、黄帝陵碑文……陕西黄帝陵文化主题展将桥山之巅的一众景观“复制”到维园,向香港市民讲述着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故事。展区还布置有黑陶、面花、剪纸等当地传统手工艺品。

 

陕西游客李小姐第一次来港游玩,便在维园与家乡“重逢”。她停下脚步,和家人一起打卡拍照,“很亲切,更感到骄傲!”,她认为在时尚现代的香港展示中华文化的根脉,别具意义。

 

一面是华夏儿女的同根同源,另一面则体现出中华大地的幅员辽阔、丰富多样,江西盐文化、云南白药文化等都吸引不少观众。

 

香港东莞社团总会带来了草龙、莞香等多个非遗项目。展品中,一套布料拼接的口水肩牌、背带等婴儿用品鲜艳亮眼,引得一位小朋友好奇地询问“这是什么”。

 

“这是百岁牌,是祝福小朋友长命百岁的。”社团义工蔡小姐回答。

 

“香港也有这样的习俗,我都会做的!”市民林淑芬在一旁笑着说,随后滔滔不绝地解释起制作方法。

 

非遗展品旁边,还有基于传统文化设计的一系列东莞潮玩品牌。蔡小姐说,希望与香港市民共享岭南文化的新发展。

 

在香港维园,看见“文脉中华”

6月29日,人们在山东烟台“仙境海岸 觅境烟台”主题展厅参观。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文化有新意

 

在蓝绿色调的山东烟台展区,蓬莱阁模型下缀满仿真荷花,四处烟雾缭绕。行走在展区之内,宛若置身海岛。

 

“我的青春回来了!”有参观者感叹。原来背景音乐源自1985年香港亚视推出的热播电视剧《八仙过海》,是布展方特意添加的“彩蛋”。

 

展厅中央,一幅巨大的卷轴将“八仙过海”的传说娓娓道来。卷轴上,八仙人物各显神通,兼顾古典韵致和现代审美,场景栩栩如生。

 

蓬莱阁景区管理服务中心文物部部长赵艺桦介绍,这些动漫形象是为了此次来港展出而特别设计的,“希望添加‘国潮’元素,通过香港向全世界介绍八仙过海的故事,展示八仙所代表的济世救民等中华传统美德。”

 

有时尚设计的加成,更有新潮科技的赋能。在四川德阳展区,三星堆文创区域内不仅有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等复刻文物,还有几个蛋壳形VR互动舱。参观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身临”不对外开放的三星堆考古现场,“亲手”操作一系列考古新技术。

 

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魏清介绍,去年三星堆文物来港展出引发参观热潮,因而主办方此次特意设计了这一互动体验环节,希望让香港市民体验考古发掘的乐趣。

 

在香港维园,看见“文脉中华”

6月29日,人们在山东滨州“孙子故里 品质滨州”主题展厅参观。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文旅添活力

 

山东滨州的展区形似春秋时期的军帐,正中矗立着兵圣孙子的雕像,两侧牌匾上刻有《孙子兵法》的经典篇章。

 

几名在军帐入口“站岗”的年轻“士兵”,身着铠甲,手握刀枪,俨然成为全场的“明星”,前来合照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拍照后,这些来自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演员兴奋地介绍起“老乡”孙子。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兵书,它的影响力早已超出军事领域……”学生李程对参观者说,“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家乡玩。”

 

在辽宁沈阳展区,颇具网络人气的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刘克斌亲自“上阵”展示糖人、皮包雕刻等当地非遗项目。

 

“我们的李氏糖人,可看可吃!”刘克斌一边讲解,一边用勺子勾画出“沈阳”二字。

 

“许多内地城市前来参展,就好像用各自独特的文化资源来为香港特区庆生,支持香港的发展。”刘克斌说,沈阳市文旅局此行还和香港旅游发展局达成协议,计划举办沈阳香港文化旅游年,“文旅融合打造新质生产力”。

 

展区内,香港市民冯先生正在认真研究一张沈阳旅游手绘地图。曾去东北玩过三四次的他,又发现了不少想要体验的文旅新元素,展览呈现出的中华文化多元魅力,为他提供了一份丰富的“旅行指南”。

 

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褚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