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新传——云南昭通乡村振兴一线观察
从“贫困锅底”到发展热土,地处乌蒙山腹地的云南省昭通市正悄然蝶变。
乌蒙山区曾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其中昭通市脱贫人口在全国地级市中最多,是观察中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窗口。
气势雄伟、连绵不绝的乌蒙山,见证了红军长征的壮举,经历了脱贫攻坚的蜕变,如今又迎来就业创业的热潮,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贫困锅底”到创业热土
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昭通市有185万余名脱贫人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任务艰巨。
人口基数大、发展基础薄弱……昭通迎难而上,全力推动脱贫成果巩固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夜幕降临,盐津县兴隆乡乌骨鸡庄园的直播间热闹起来,叫卖、包装、发货……主播们忙得不亦乐乎,最多一晚上能卖出230多单。
这个直播间是当地乌骨鸡产业带头人袁彬的创业成果之一,2023年他的企业出栏商品鸡18万羽、脱温鸡苗24万余只,不仅带动周边1600多户农户增收,还把几个年轻村民变成了月薪近万元的带货主播。
创业背后是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乌骨鸡是盐津县“一县一业”的主打产业。盐津县乌骨鸡产业办公室负责人李俊说,2023年全县乌骨鸡存栏120多万羽,产值突破5亿元,带动4238户农户户均增收4100元。
果农在云南昭通市一处苹果基地内采摘苹果(2023年10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除了乌骨鸡养殖业,2023年昭通市特色产业蒸蒸日上——苹果种植面积近百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30亿元;竹产业基地面积628万亩,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花椒种植面积155万亩、综合产值100亿元。
产业发展不仅要“培优”,还要“出新”。2023年暑期以来,昭通小肉串烧烤产业异军突起,从肉牛养殖、肉串加工、调料制作到烧烤店经营,上下游产业链带动就业7万余人,年产值约100亿元。
昭通是劳动力大市,全市有301万名农村劳动力。在加大技能培训、鼓励创业的同时,昭通还有序做好群众外出务工就业的服务保障工作。
离龙年春节尚有时日,但在昭通市人社局的官方直播间,沿海企业“抢人大战”提前拉开序幕。不久前,浙江省建德市人社部门到昭通市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并联合昭通市人社局举办了一场送岗直播,吸引了2.8万余人观看。
昭通市人社局局长李盛义说:“我们的直播间自2023年年初开播以来,已直播推荐就业岗位5000余个,成为就业服务‘新桥梁’。”
走出大山是为了改变大山。“我们立志打造家乡品牌。”在镇雄县以勒镇,一个五金高新产业园正在崛起。32岁的方应来曾在广东、浙江打拼,学到手艺后返回家乡镇雄,在产业园创办了家具公司,50多名员工都是当地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昭通市乡村振兴局局长罗光华介绍,2023年全市脱贫户和“三类对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人均纯收入15465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生态“高颜值” 经济“高价值”
昭通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物种丰富多样。曾几何时,生活贫困与生态脆弱在这里交织。
寒冬时节,北方已是冰天雪地,但有“筇竹之乡”美誉的大关县依然满目苍翠,一根根筇竹刚直挺拔。
大关地处乌蒙山深处,人们以前只能走出大山谋发展。近年来,县里依托115万亩竹林资源,成立筇竹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引入筇竹种植、加工等企业14家。
在云南昭通市大关县“80后”返乡创业者欧贤芹的筇竹家具企业内拍摄的筇竹毛笔及毛笔架(2023年10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家乡有这么好的竹子,要让更多群众受益。”返乡创业者欧贤芹的公司就在示范园,生产出的桌椅家具、烛台、毛笔架等精致美观。她不仅带动1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务工,还让500余户筇竹种植户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包括大关县在内,昭通市竹产业覆盖农户50余万户200余万人,主产区竹农户均年增收12000元以上。
工作人员在云南昭通市大关县一家竹笋生产企业流水线上工作(2023年10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小竹子正织牢“生态产业链”。在位于长江上游一级支流赤水河源头的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一根根方竹茁壮成长。这是昭通市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与竹产业协同发展的举措之一,赤水河流域(昭通段)已种植竹子4.4万亩,全流域(云南段)竹、果经济林总面积达50万亩。
同时,镇雄县落实五级“河长制”,实现干流智能监控全覆盖,紧抓“两污”治理,推进水岸同治,促进生态修复。
一江清水,两岸青山。截至2023年12月,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出境断面水质基本保持Ⅱ类。
从金沙江畔到赤水河源头,从美丽乡村到美丽县城,昭通产业兴旺与生态振兴互促共进,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4.25%,林产业产值达230亿元。
绿色产业培育、保护与发展同步推进,背后是昭通生态环境从脆弱到宜人的转变。
昔日的苦寒之地永善县马楠苗族彝族乡加大高寒山区草场的保护力度,打造出11万余亩“云上草原”,吸引越来越多人到此观光旅游;在海拔2700多米的永善县伍寨彝族苗族乡白云村,冷凉资源受企业热捧,1.5万亩高山蔬菜基地发展势头良好,牛心甘蓝、圆白菜远销川渝和上海。
云南昭通市永善县伍寨彝族苗族乡的高山冷凉蔬菜基地(2022年5月28日摄)。新华社发(甘光涛 摄)
生活好了,群众对生态环境格外重视。每年秋去冬来,都有数百只黑颈鹤迁徙至白云村。在相邻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11月底飞来越冬的黑颈鹤逾2300只、创历史新高,唱响人鹤和谐的自然之歌。
在云南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的黑颈鹤(2023年11月2日摄)。新华社发(吴太平 摄)
“产、城、人”融合发展气象新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昭通市将36万余名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实现由贫困山区到现代城镇、由传统农民到城镇市民的跨越。
居民在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内休闲(2023年10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如今,行走昭通各地,“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气象随处可见。安置了3.9万余名搬迁群众的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高楼林立,老年活动之家、妇女儿童之家和图书室等一应俱全。
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2023年10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宽敞明亮的客厅、干净舒适的卫生间、现代化的厨房……这种新生活,从巧家县山区搬来的杜培明老人过去想都不敢想。“以前水电路样样不方便,现在医院、超市、学校都在家门口。”杜培明说。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卯家湾安置区探索实行搬迁群众精细化管理服务模式,大力发展苹果、香葱等产业,成立6个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转移输出劳动力2万余人,截至2023年12月底就业率达93.01%。
农民在云南鲁甸县一处香葱种植基地内搬运香葱(2023年10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交通+”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因山多水多,昭通曾有“昭通难通”之说。如今,从通村公路、高速公路到飞机、高铁,昭通“昭明通达”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得益于交通愈加便利,扎西会议旧址所在地威信县推进红色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2023年1至11月已接待游客248.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26亿元。
乡村新业态不断涌现。作为昭通实施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的实验示范村庄之一,盐津县牛寨乡万和村打造了垂钓基地、彩虹步道、星空露营地等新业态。牛寨乡党委书记唐成介绍,仅2023年“十一”期间万和村就迎来游客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40万元。
这是昭通市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罗光华说,到2023年12月,昭通全市22个实验示范村庄累计接待游客突破360万余人次,营收达4300余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年增收4500余元。
(李银、吉哲鹏、林碧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