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分析数据后称:“中国产能过剩”说并无证据

香港亚洲时报网站4月13日刊登题为《数据显示,中国并未整体下调出口价格》的报道,报道为该报记者戴维·戈德曼所定。报道编译如下:

 

3月份,中国出口额同比下降7.5%,不过,下降主要是由于基数效应:因为2023年3月份中国出口飙升,这一异常高的水平扭曲了同比数据。以人民币计价,中国出口在经历2019年至2023年的大幅增长后,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全球需求疲软可能是罪魁祸首。德国正处于或接近衰退,美国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进口从2022年第二季度8150亿美元的峰值降至2023年第四季度的7520亿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的标题写道:“中国出口额因价格下滑而大幅下降。”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中国正因产能过剩而遭受通货紧缩。路透社报道称:“凯投宏观分析师表示,尽管出口额同比下降幅度大于预期,但出口量小幅升至创纪录高位。这表明,在国内需求持续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出口商正继续降价以维持销售。”

 

本周早些时候,美国财长珍妮特·耶伦在访华期间的演讲中谈到,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下跌、通货紧缩蔓延,并损害其他国家的产业。

 

目前还没有3月份中国出口量数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有截至2月份的部分数据。而全球主要贸易数据来源荷兰中央计划局只公布了截至1月份的数据。

 

荷兰中央计划局过去10年的月度数据显示,中国出口量与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总额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截至2024年1月,人民币贸易收入与出口量之间几乎没有明显的偏差。

 

总体而言,中国出口价格的变化很小。当然,在某些行业,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价格大幅下降,但这可能反映出生产率的提高和单位成本的降低。2023年,中国安装了全球超过一半的新工业机器人。

 

美国计算了从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自2004年以来,这个指数在两个方向上都只有几个百分点的变化。这种变化大部分可以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来解释。截至2024年2月,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为100.5,几乎与20年前的水平相同。

 

根本没有证据表明中国产能过剩正在导致商品通货紧缩。

 

(编译/刘白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