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个民族传统女性服饰亮相中国园林博物馆
|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23-03-07 16:27:24 |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
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草麻布纺织技艺”制成的彝族火草棉服饰、赫哲族特有的“鱼皮衣”、壮族祭祀女长裙……今天(3月7日),“彩衣——中国女性民族服饰”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正式开展,来自33个民族的180件(套)中国女性服饰展品集中亮相。

本次展览展出展品180件(套),其中文物展品103件(套),选取别具地域特色的33个民族的传统女性服饰,以“衣香”“纳福”“焕彩”三个部分,生动展示女性民族服饰的独特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传统民族服饰取材于自然,鱼皮、丝、麻、棉、毛等都可作为原材料;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风格,以美丽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珍禽异兽、植物花鸟等图案、纹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展览中还展示多件手缝制的服饰,从出生、成年、婚嫁,再到寿辰,人生的不同阶段,勤劳质朴的中华女性用无穷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将吉祥与祝福绣满衣裳,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

本次展览中,还可观赏到由彝族支系他留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延续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草麻布纺织技艺”制成的火草麻布服饰——云南永胜彝族火草棉服饰,以火草和节麻混织而成;展览向公众展示赫哲族特有的鱼皮服饰文化,选用十几斤至数十斤的大型鱼,经过繁复工序,制成世间罕见的“鱼皮衣”。

△赫哲族鱼皮衣、裤、鞋、包(20世纪下半叶)
绘制四季花卉纹的清中早期汉族女性石绿花缎绣喜相逢大袄,稻作田园纹样装饰的清末民初壮族土僚祭祀女长裙,精美丰富的纹样配色不仅展现了各民族的地域风格,也记述着服饰文化与园居生活的密不可分。


△壮族土僚祭祀女长裙(清代)
据了解,“彩衣——中国女性民族服饰”展于今天(3月7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期至10月8日。

(总台央视记者 鲁念)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看“进博魅力” 透过亮眼“成绩单”感知中国经济蓬勃“脉动”2025-11-11
- 第十八届黄埔论坛在湖南怀化举行——共担民族大义 共促祖国统一2025-11-11
- 赣台荟·第二届赣台青年短视频创作大赛网络投票正式开启2025-11-11
- 闽台两地生态成果展在福州启动 “神话之鸟”见证十七载携手护飞路2025-11-11
- 以武会友 共传薪火——两岸青少年武术交流活动在四川达州举行2025-11-11
- 台湾青年走进金水区郑州记忆油化厂202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