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两岸乡亲,越走越亲

“在两岸基层的互动中,双方能够了解各自社区治理的不同特点和长处,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共同提高,甚至找到共同的发展方向。我们抱着学习交流的态度欢迎来访的台湾客人,也希望以后有机会到台湾走走看看。”日前,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在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春风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分享社区治理经验,社区书记韦春生向参访团介绍社区情况,同时也道出了希望两岸尽快恢复双向交流正常化的心声。

 

两岸乡亲,越走越亲

 

日前,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来到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春风社区,与当地社区工作人员交流分享社区治理经验(摄影 母曼晔)

 

初春的北京,迎来今年首个台湾基层参访团。由高雄市里长和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等51名基层代表组成的台湾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在北京进行了为期8天的交流参访。他们与北京市西城区、丰台区的多个社区交流,话题围绕着京台两地社区建设、居家养老等民生议题等,并以北京中轴线、文化线、科技线、“双奥线”等为主题开展参访活动。

 

“乡亲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打断我的话。”在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兴华社区居民会客厅,什刹海街道办事处主任陈璐热情地向参访团介绍什刹海街道整体情况。陈璐说,为更好地服务老龄人口,街道建造了四座敬老院、五个养老服务驿站,向老人们提供文化娱乐、健康管理等慰老助老服务。参访团成员表示,台湾很多社区在助老方面也有不少实践,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交流和分享经验。

 

“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北京丰台进行参访活动。我们来参观北京丰台的建设,与宛平街道宛平城社区进行交流、学习,增进彼此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友谊跟情感。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今天。”参访团成员在卢沟桥景区发出了感慨。得知有参访团到来,90多岁高龄的郑来福老人当天一早就迎候在卢沟桥桥头。相见之后,郑来福老人与参访团成员相拥着互相问候。在老人的带领下,参访团参观了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近距离感受、了解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抗战史。参访团成员表示,我们要永续传承这些历史文化,让下一代的孩子了解过去,知道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

 

两岸乡亲,越走越亲

 

台湾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在郑来福老人的带领下参观宛平城(图片来源:海峡之声)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民进党当局设置政治障碍的影响,线上交流成为两岸同胞交流互动的主要形式,两岸各界每年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了近千场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两地基层民众的心始终在一起。如今,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两岸正常交流逐渐回暖,北京市迎来第一个岛内民众参访团,也是2023年大陆接待的首个由台湾基层里长、里民组成的参访团。

 

“在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我们来到北京参访交流,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两岸基层交流以后越来越多,越走越近,越来越亲。”参访团成员说,北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到访的参访团成员收获满满。北京-高雄两地之间的社区交流,探索了两岸基层交流合作新模式,也让两岸同胞从中获取不少有益经验、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希望两岸交流不再受岛内人为因素阻碍,两岸双向交流尽快恢复,也欢迎北京街道社区工作者能够早日到台湾参访交流。

 

两岸乡亲,越走越亲

 

台湾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登八达岭长城 (主办方供图)

 

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实现两岸交流往来正常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期待。希望能有更多的台湾基层民众参与两岸交流合作,相信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会越走越宽广。(作者:如之)

两岸一家亲,根基在民众!两岸基层交流未来大有可为

2023-03-01

两岸一家亲,根基在民众!两岸基层交流未来大有可为

 

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北京迎来首个台湾民众来京参访团。(中国台湾网 发)

 

新春伊始,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已阻隔3年的两岸正常交流逐渐回暖。27日,北京市西城区、丰台区的街道社区工作者与来京参访的台湾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一行座谈交流。两市基层工作者都表示,热切期待两岸各界双向交流尽快恢复正常。

 

两市基层工作者的期待道出了两岸民众的心声,那就是希望民进党当局能够倾听民意,不要再为两岸交流设下障碍,令迫切期盼实现正常交流往来的民众失望心寒。

 

近年来,两岸社区交流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促进了两岸民间的绵绵情意,也促进了双方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让两岸交流互动的红利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一方面,社区是百姓日常生活和交流互动最频繁、最基层的场所,在两岸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上发挥着特有的作用。两岸同胞本是一家人,有着相同的文化根基与很多共同的民风民俗,在社区治理的文化背景、社会基础、伦理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相似性。另一方面,两岸在社区发展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经验,根据彼此不同的特色,多年来都累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比如在社区规划、社区宣导教育、人员辅导培训、文创产业、节庆活动营销、志愿者组织等方面,两岸社区互有优势,各有经验。

 

双方社区工作者都可以学习对方成熟的实践经验,融入到自己的社区管理中。通过这样的双向交流,推进两岸之间的社区服务、养老托育、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共同应对都市化程度提升、老龄化社会、物联网时代网络应用、社区居民需求升级等方面的挑战。

 

两岸一家亲,根基在民众。两岸在基层服务、社区治理方面有太多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交流合作未来潜力巨大。正如此次高雄市参访团基层代表在交流会上所言,通过两地社区交流,探索了两岸基层交流合作新模式,希望两岸交流不再受到岛内人为因素阻碍,能有更多台湾基层民众参与两岸交流合作。相信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一定能够越走越宽广。(文/石苇)

展开全文

两岸交流恰如青山遮不住(日月谈)

2023-02-28

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眼下正在北京参加两岸交流活动,团员们走进社区、打卡名胜、畅谈感受,对大陆方面的热情接待留下深刻印象。冬去春来,两岸同胞已经明显感觉到彼此交流的热络气氛。上海市台办有关人员近日赴台参访,岛内各界都非常关注,认为这是3年多来大陆官员首度赴台交流,与中国国民党相关人士登陆访问、岛内工商团体计划访陆等一样,都是后疫情时代两岸恢复交流正常化的重要契机。

 

诚如国台办主任宋涛近期在多个场合所言,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针对台湾民众和台商关心的热点和难点,大陆拿出了办实事、解难题的诚意和善意。从表态为恢复台湾农渔产品输入大陆提供必要帮助,到发布今年台湾高中毕业生可多渠道申请就读大陆高校的政策信息等,大陆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造福广大同胞方面,可谓巨细无遗,不遗余力。

 

这些举措迅即得到岛内各界积极响应。有岛内媒体在社论中直言,交流带来的善意与互利,是两岸和平“惠而不费”的最佳投资。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深切认识到,尽快恢复并扩大两岸交流,开展面对面的沟通和对话,有利于增进自身利益福祉。岛内工商团体人士明确表示,两岸经贸是带动台湾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民进党当局在缓和两岸关系上应该拿出具体和实际行动,包括创造条件重启两会联系机制、恢复所有的两岸直航航点等。

 

相关资料显示,疫情暴发前两岸客货运的航点多达71个,如今只剩下4个;过去两岸每周约890个航班,现在只剩200多个。大量台商聚集的长三角与珠三角没有足够的飞台管道,且费用大涨,以至于有台商台眷只好放弃回乡。针对恢复两岸直航航点的迫切需求,国台办明确表示,大陆方面已做好相关准备,没有任何限制和障碍,希望台湾方面顺应民意,采取务实举措。

 

反观民进党当局,却对台商台眷正当需求装傻充愣,仍未取消针对“小三通”的所有人为限制,对恢复两岸直航航点的呼声迟迟不予回应。台陆委会虽然同意此次上海团赴台,但规矩和要求多多,连岛内主办方请团员吃宵夜的行程都不准。加上此前粗暴拒绝大陆吊唁星云法师代表团赴台,毫无礼数和善意,在岛内引发一片骂声。

 

种种迹象表明,虽然囿于内外压力,民进党当局不得不做出一些开放两岸交流的姿态,但内心的小算盘实在太多,一再露出马脚。有岛内官员表示,今年要争取100万人次陆客赴台。可马上都要到3月份了,民进党当局顺应两岸交流呼声的诚意和具体措施在哪里,陆客的影子又在哪里?这种既想打“反中”牌又想吃两岸红利的做派,首鼠两端,自相矛盾,伤了越来越多岛内业界人士和普通民众的心。

 

去年“九合一”选举结果表明,越来越认清现实的岛内民众没有那么好糊弄,民进党当局的“抗中保台”牌已渐失效。中国国民党及岛内工商团体不畏“抹红”话术,以具体行动推进两岸交流,与大陆善意密切呼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而被一己之私蒙蔽了双眼的民进党当局,自陷左支右绌、进退维谷窘境。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岸开启交流30多年的历史和事实证明,两岸交流合作的大势不可挡,同胞走近走亲的意愿不可违。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蕴含的内在动力、累积的深厚基础已经形成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正如两岸各界人士所强烈呼吁的那样,民进党当局应当顺应潮流,以民众福祉为依归,尽快撤除所有人为障碍,把“鼓励并支持”两岸交流的立场落到实处。(人民日报海外版 任成琦)

展开全文

评论:两岸交往涓流汇聚 一家亲则能万事兴

2023-02-27

近日,北京迎来了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来自台湾的首个基层民众参访团,高雄的数十位里长和基层民众游故宫、赏京剧,深入社区交流、共商建设,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从近来趋势可见,两岸民间交往的涓涓细流正在汇聚,恢复两岸交流正常化是民之所盼。

 

从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访大陆,到上海市的工作团组赴台北参加“2023台湾灯会上海展区”活动,再到两岸航线客运量的增长,大陆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释放善意,加之台湾有识之士相向而行,为两岸交往注入暖流,也为台湾民众带来真实有感的福祉。

 

多年来,“两岸一家亲”脍炙人口,这五个字从来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大陆方面处理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出发点之一,真心真情落在造福台湾同胞的方方面面。自2018年2月底《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出台以来的5年,大陆方面推出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并逐一落实,即便在两岸关系复杂严峻的背景下,这样的努力也从未停止。台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越来越方便,享受同等待遇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

 

“两岸一家亲”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情感基石,也可视为化解两岸僵局的一剂解方。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只要将心比心,以诚相待,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越是遇到困难和阻力,就越需要加强交流、增进互信,保持良性互动,为和平创造条件。

 

令人遗憾的是,民进党当局在两岸交流的潮流中,还在扮演逆流的角色。尽管嘴上说希望两岸“春暖花开”,甚至画出“吸引百万陆客赴台”的大饼,却毫无积极作为,甚至仍在对两岸往来交流实行禁限封堵:对台湾民众呼吁增开两岸直航航点充耳不闻,对大陆代表团赴台吊唁星云法师粗暴阻挡,对开放陆客赴台推诿拖延……

 

更加危险的是,民进党当局并未停止“倚外谋独”的脚步,随外部干涉势力起舞,煽动对立,将两岸关系推向和平稳定的反面。近日岛内一份民调显示,受访的台湾民众中,66.4%认为岛内整体经济现况不好,49.8%表示对民进党反感;49.8%受访者表示不信任台当局领导人,51.1%不满意其执政表现;高达77%民众认为,两岸保持对话协商、进行各项交流对台湾“利大于弊”。可见,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意识到,“台独”行径只会带来灾祸。岛内的民生困境,并不会因为操弄政治伎俩、甩锅给大陆而得到解决。

 

两岸的大交流、大合作,能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使许多岛内民生问题得以改善,激发出两岸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更强劲的活力。两岸和平、融合发展才真正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台独”分裂是两岸和平的最大威胁,“抗中保台”更是伪命题。

 

“两岸一家亲”,家和万事兴。只要是一家人,什么事情都可以坐下来谈。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协商谈判即可恢复,大陆方面与台湾各界都可以开展交流对话。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常来往,民进党当局也该认真想一想,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行稳致远。(完)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