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台湾青年说:在大陆我们这样过中秋节

追寻着古人的风趣,我对月弹琴,弹《渔舟唱晚》之婉转,弹《秦桑曲》之悲切,弹《幻想曲》之民韵……琴声吸引了左邻右舍,我们贡献出自己的月饼,凑齐了杏仁味、水果味、云腿做成的咸月饼,蛮有意思。在北京上学的台湾青年林佑君对记者讲述着她在北京过中秋节的情景。

 

林佑君说,因为疫情,自己不能在中秋节回到台湾与家人团聚,但是通讯手段发达了,通过视频对话,她能与家人一同唠家常、赏月,感受着苏轼的“千里共婵娟”——属于一家人的中秋仪式感一点儿也没有少。

 

台湾青年说:在大陆我们这样过中秋节

 

9月10日晚,中秋之夜,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开播,中国台湾艺人刘畊宏、王耀庆和欧阳娜娜陆续现身荧屏,与海内外观众一起过中秋。

 

在台湾成长、在福州成家、在上海工作的邱庆龄说,总台的秋晚亮点突出,令人印象深刻,让观众有一种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他说,有两个视频段落让我印象深刻。一段是在古老的亭台楼阁中,一家人打开老式放映机。这让我感受到陪父母共同看一部老式电影的温情,也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台湾逛庙会时爸妈带我看戏曲或露天电影的情景。另外一段是几个好朋友远离城市的喧嚣,在群山之中升起漫天孔明灯的氛围里,共乘一叶扁舟赏月观星。这让我想起在台北读大学时,假日里与同学一起去平溪放天灯的情景,放天灯祈求学业顺利、家人平安。

 

邱庆龄在大陆工作生活十多年了。他做过综艺节目,当过商务直播的导演。在事业上,他敢于尝试变换赛道。尤其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那颗努力奋斗的初心。今年7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勉励两岸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携手打拼。邱庆龄说,这封回信的内容让自己很激动,也激励着自己更加积极努力地分享在大陆的所见所闻。

 

“在大陆的时间长了,心绪逐渐涌动起来,感觉着自己应该去追寻阿公阿婆讲述的祖籍地——广东梅州。在这种感觉的驱动下,我准备好行囊,安排好行程,踏上了寻根之路......”今年九月,邱庆龄来到广东梅州寻根谒祖,与家族的宗亲相认,查阅族谱,祭拜祖先,打卡仓海诗廊……他说,我刚在梅州车站下车,就听到了熟悉的客家乡音,那是在台湾老家从小到大都说的乡音。一直陪着邱庆龄寻祖旅程的丘荣生是邱庆龄的宗亲。邱庆龄说,这位宗亲跟阿公的姓名一模一样,可惜的是阿公过世八年了。回忆起阿公的音容笑貌,邱庆龄心生感慨。他说,我一定要弘扬客家人的精神,让客家文化在海峡两岸都好好地传承下去。

 

台湾青年说:在大陆我们这样过中秋节

 

邱庆龄来到广东梅州寻根谒祖,查阅族谱

 

在厦门,中秋博饼已经成为了一项必备的活动。过中秋节,博饼的人不仅仅为了讨个好彩头,更重要的是和家人、朋友欢乐相聚。在厦门工作的台湾青年罗鼎钧感受着当地的博饼文化,也把台湾的中秋烤肉习俗带给了厦门的朋友。他说,从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开始,台湾民众就把烤肉当作了中秋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现在我在厦门工作,过中秋的时候,烤肉活动必须要有。我们来自两岸的小伙伴一起准备食材、一起生火、一起烧烤。大家聚在一起,既解思乡之愁,又有感情沟通,节日过得很开心。

 

近些年来,大陆各地各部门不断推出惠台利民的政策和措施,很多台湾青年及时把握机遇,积极融入大陆生活,不断拓展追梦筑梦的领域,在大陆圆梦的舞台上实现个人价值。罗鼎钧说,两岸加强交流合作越来越成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大家的心也因为交流而越走越近,情越结越深,切身感受到了两岸一家亲的热切感情。(作者:如之)

每逢中秋念团圆:这些台湾元素亮相各大中秋晚会

2022-09-13

每逢中秋,最念团圆。

 

中秋佳节,海峡两岸艺人纷纷亮相各大中秋晚会话团圆。9月10日晚,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开播,中国台湾艺人刘畊宏、王耀庆和欧阳娜娜登台演出。

 

每逢中秋念团圆:这些台湾元素亮相各大中秋晚会

 

其中,刘畊宏带来一首《记得要勇敢》,现场领操,燃动全场;王耀庆和单依纯分别身处苏州斜塘老街和晚会现场,对唱《推开世界的门》,广受好评;欧阳娜娜则与孔祥东、高参以及苏州交响乐团携手在张家港湾和苏州湾奏响《长江之歌》,让人听得心潮澎湃。

 

“小城的日子不太忙,故事却很长……”在央视中秋晚会上 ,来自中国香港的刘恺威和来自中国澳门的麦嘉欣带来一首《小城是故乡》,唱出了浓浓的乡愁。这首歌的词曲分别由来自中国大陆的杨启舫与来自中国台湾的音乐人小虫合作完成。

 

另据央视新闻介绍,中华大地有着很丰富的中秋民俗。宝岛台湾,有一项名为“拜兔儿爷”的传统,而“兔儿爷”300多年前最早起源于北京。如今,它不仅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还是“北京中秋形象大使”,被很多外国友人称作东方幸运神偶。晚会中,蔡国庆、张含韵共同带来歌曲《吉庆团圆》,生动演绎“请兔儿爷”这一中秋祭月的传统文化,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与代代传承。

 

80岁中国台湾音乐人陈彼得在“山东卫视花好月圆戏游中秋”晚会的舞台上,把李白的《静夜思》唱成了歌,他把李白的《静夜思》与贝多芬的《月光》结合,简单又好听的旋律让人感觉余音绕梁,念念不忘。

 

在山东卫视中秋晚会上,陈彼得还深情献唱了《我和我的祖国》,唱出了对祖国的深沉爱意,把浓浓的爱国情都注入到歌声中,也牵动了全场观众的心绪,集体大合唱令人感动。

 

2019年春节,在央视的快闪系列活动中,须发皆白的陈彼得,怀抱吉他,演唱《我和我的祖国》,瞬间感动很多中国人。随后,陈彼得还入选了感动中国2019候选人物名单,他在成都宽窄巷子自弹自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片段感动了无数网友。

 

在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专访时,陈彼得称,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上万人在我耳边唱,我很感动,甚至唱不出来。当时我看着天,把拳头放在胸口,很自然地说“我的祖国”。

 

2022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今年的中秋故事以“嫦娥奔月”展开,主创团队转换视角,从月宫俯瞰人间,开启一场充满想象力的浪漫奇妙游。

 

在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晚会上,来自中国台湾的青年歌手陈立农演唱了一首新歌《只此明月》。这是专门为此次节目打造的一首原创歌曲,表达天涯共此时的思乡之情。

 

河南卫视方面介绍,《此时明月》呼应着余光中那首著名的《乡愁》,MV也请了台湾的年轻摄影团队协拍,用类似“自媒体博主”的镜头语言,实景记录两岸“双向奔赴”的路牌、街边小摊的“家乡味道”,讲大陆和台湾割不断的血脉联系。

 

有网友在观看了陈立农的演唱之后在社交媒体留言:“这应该是我在整个中秋晚会里最容易被触动的一个节目了。听着这首歌,眼泪簌簌。不管相隔多远,家对于我们,永远都是最温暖的依靠和港湾,我们永远心心念念的都是回家。对于很多台湾同胞,他们也是一样,日夜盼望着和家人相聚,和祖国心连心。”

展开全文

浙台青年同唱一首歌:台湾老歌如何唱出新意?

2022-09-13

“追逐风,追逐太阳,在人生的大道上,追逐我的理想……”9月10日,台商纪明东在“2022年浙台青年同唱一首歌”的彩排舞台上,唱着自己最爱的歌曲《心的方向》。加入摇滚元素伴奏后,整首歌显得更加狂野。

 

“这首激荡着青春回忆的台湾歌曲代表着我想说的话,也比较符合我的性格。”在舞台下,纪明东接受采访时表示,选择演唱一首台湾老歌,主要是因为歌词中浓缩了自己的创业情怀,“就像是一份隔空传递的情感,让人与之产生共鸣。”

 

20世纪90年代,纪明东的父亲将家族产业扩充到了浙江宁波。21世纪初,追随父亲的脚步,纪明东在宁波创办制造业企业,将其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新基地。

 

从“小而散”到“精而强”,从“单打独斗”到赶上政策“好时光”,在宁波这块传统制造业的土地上,纪明东的公司快速成长,在收获大陆发展红利的同时,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

 

邱若茵彩排现场。 林波 摄

 

如今,他希望让更多的台胞共享这份机遇,“大陆的惠台政策越来越吸引年轻人,特别欢迎与鼓励年轻人来大陆闯荡和锻炼。”

 

“正如歌词里唱的,路,不断地向前伸展,我的方向,就在前方。”纪明东以自身家庭为例,他的儿子也将来大陆创业创新,“计划下个月过来,期待我们一起追逐理想。”

 

在工作之余,纪明东也会听大陆创作的一些歌曲。在他看来,无论是台湾歌曲还是大陆歌曲,一首好歌传唱不绝的背后是让人共情,“讲述着我们相似的情感体悟,流露着真情实感。”

 

《恰似你的温柔》《爱》《水手》……如果要追溯的话,相信部分人对流行音乐的印象来源于台湾歌曲。这些经典歌曲,如今已成为“70后”“80后”“90后”的回忆。

 

老歌如何唱出新意?

 

审视当下,伴随着形式多样的编曲,各种乐器混搭出动人的节奏,再配以歌词背后的情感共鸣,一首首经典老歌焕发出了新活力。

 

“这是一首闽南语歌曲。”在本次活动中,台青邱若茵带来了一曲《酒干倘卖无》。她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首歌主要展现的是亲情,告诉大家要爱惜自己的父母。

 

“宁波给了我一种回家的感觉。”2021年初,邱若茵来到宁波工作,主要从事电商行业,“朋友说当地的电商行业氛围很棒,就决定来这里创业,认识了很多朋友,开始了新的征程。”

 

在宁波的一年多时间里,邱若茵直言,虽然创业不易,但当地为台青创业创新提供了很多的政策支持和帮助,“在享受归家般服务的同时,让我也有信心将事业做好。”

 

老歌虽老,但情怀依旧,踏着时代步伐,当记忆融进歌曲时,老歌也能唱出新意。(中新网宁波9月10日电 记者 林波)

展开全文

孙德聪:两岸融合发展会为台胞带来实实在在好处

2022-09-13

孙德聪:两岸融合发展会为台胞带来实实在在好处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南宝树脂集团大陆地区董事长孙德聪在“大陆台企这十年”座谈会发言。(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9月5日,“大陆台企这十年”座谈会于北京召开,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南宝树脂集团大陆地区董事长孙德聪在会上发言。

 

他表示,昆山作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最频繁地区之一,有5078个台资项目,注册总额近700亿美元,近10万台胞在昆山工作、生活或就学。十年来,在经济方面,昆山累计新增1670个台资项目、新增投资总额177亿美元,在昆台商合计平均每天完成15亿元人民币销售,有215家台企获评高新科技企业等。在政策方面,“31条”、“26条”、“11条”等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加速台企发展,提高台胞生活以及就业创业便利。昆山让台商有家的感觉,让大量台胞可以安定在昆山工作生活,进一步把家搬来,把企业总部搬来。

 

孙德聪表示,两岸融合发展的深化,将给台湾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给台湾经济发展创造巨大机遇。中国台湾网9月9日北京讯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