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的责任。希望中华文化代代相传,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80后”台湾青年简名伟在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开幕式上说。

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

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简名伟(简名伟供图)

简名伟是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在大陆发展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一直致力于非遗文化方面的推广工作。在简名伟看来,云锦自古就有“寸锦寸金”之称,但不能仅陈列于博物馆和橱窗内,而应该走到老百姓的生活中,让更多的人知晓。为了让传统非遗“活”起来, 吸引更多年轻人“种草”,简名伟带着一帮年轻人打造出了一系列国潮文化产品。

 

在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开幕式现场,简名伟携手非遗传承人,把用江苏传统非遗云锦织就的华服亮相世人。简名伟告诉记者,中华文化数千年的历史有深厚的底蕴,悠久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经典文化遗产,两岸青年应以中华文化为傲。他说:“我们身为中华儿女,寻根、守根有责。这次华服以这样的方式绽放在两岸青年之间,就是希望大家产生共鸣。”

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

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开幕式现场,简名伟携手非遗传承人,把用江苏传统非遗云锦织就的华服亮相世人简名伟供图)

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以“同心同行 青春力量”为主题。在持续到9月底的文化月期间,两岸青年将通过30多场线上线下文化交流活动互动,涉及电竞、文创、灯会、京剧、诗词、书画篆刻等多个领域,一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学互鉴中加深两岸同胞感情连结。

 

在近日举办的2022台北观光博览会上,广西的独弦琴、绣球和织锦手工艺品吸引了台湾许多参观者驻足。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陈春霖说,非遗源于生活,与文化、节庆等息息相关,这种传统技艺接近土地,最能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更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唤醒我们的文化基因。非遗交流应该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延续下去。

 

9月9日,2022年“守望精神家园——第八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系列活动将以广西为主宾省(区),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展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此前已有湖南、甘肃、内蒙古等地的非遗传承人和手艺人受邀到台湾交流。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是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历史上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早已在台湾开枝散叶,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中。台湾的地域文化根源于中华文化,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两岸同胞在中华文化的滋养哺育下,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价值理念,这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同胞心灵契合、实现祖国统一的文化根基和强大精神动力。“两岸一家亲”是任何政治手段都无法拆解的文化根基。

 

诚如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龙明彪在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开幕式上所说,海峡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的标识,是流淌在血液中、镌刻在基因里的。“台独”势力的所谓“去中国化”终将是闹剧一场。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抱有高度的信心,对台湾同胞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抱有高度的信心。(作者:如之)

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开幕 30场活动陆续展开

2022-08-22

以“同心同行 青春力量”为主题的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19日晚在江苏苏州开幕。200余名两岸青年受邀参加开幕式及20日举办的文化展览、文化沙龙、文旅体验等活动。

 

开幕式伊始,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的《茉莉花》优美动听。参与现场古筝演奏的台湾青年王于真,来苏州已经8年。她在这里学到了古筝技艺,还认识了很多大陆朋友。

 

“外出巡演时,大家总是互帮互助,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每次到大陆各地演出,同事们总用家乡美食招待我。希望可以早日到台湾演出,我就可以用台湾美食回馈他们了。”王于真说。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龙明彪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两岸同胞同受中华文化滋养哺育,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和价值理念,这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同胞心灵契合、实现祖国统一的文化根基和强大精神动力。“两岸一家亲”是任何政治力量都无法拆解的历史文化根基,追求国家统一是两岸同胞不变的精神追求。希望广大台湾青年更积极主动投身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来。

 

龙明彪说,只要两岸青年朋友多交往,“台独”谎言不攻自破,“台独”骗术难遁其形。我们都是中国人的标识,是流淌在血液中、镌刻在基因里的。“台独”势力的所谓“去中国化”终将是闹剧一场。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抱有高度的信心,对台湾同胞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抱有高度的信心。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的责任。希望中华文化代代相传,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台湾青年、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简名伟在开幕式节目中动情地说。

 

在苏州的台湾青年钱永昌在开幕式节目中讲述了与大陆妻子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他认为,两岸青年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有助于增进了解与感情,在过程中还能更加深刻认识到两岸同根同源,理应携手打拼。

 

苏州是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双高地”之一。截至目前,苏州累计批准落户台资企业12000多家,拥有9个台湾青年创业基地、9个对台交流基地,近万名台湾青年在此学习、工作、生活。

 

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持续至9月底,将在苏州、南京、泰州、徐州、盐城等地开展30场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新华社南京8月20日电(记者陆华东)

展开全文

台湾师生和家长参加非遗文化研习活动 感受贵州精彩蝶变

2022-08-15

台湾师生和家长参加非遗文化研习活动 感受贵州精彩蝶变

 

“00后”台湾青年孙欣逸体验苗族刺绣。(图片来源:贵州省台办)

 

“衣服上的精美图案真的是绣上去的?”“她们戴在头上的银饰帽重不重?”“纸浆真的能做成雕塑?”“‘中国天眼’看起来比我想象中更大、更厉害”……在参观的路上,台湾师生和家长不断发出疑问和惊叹,并纷纷拍照分享给台湾的朋友。

 

日前,在贵州任教、学习、就业及生活的近30名台湾师生和家长,参加了由贵州省台办主办的非遗文化研习营活动,先后到贵州平塘一睹“中国天眼”的国之重器风采,到惠水、花溪等地体验苗绣、扎染等非遗制作工艺,并“打卡”贵州省博物馆探索历史奥秘、感受岁月变迁。

 

从台湾来贵州读书的林思妤,从小就对宇宙心存好奇,攀登了668级台阶,站在可观看“中国天眼”全貌的观景台上,她转着圈儿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观摩这口“大锅”,“似乎和未知的宇宙拉近了距离,感觉一路上的艰辛都值得。”

 

在贵州从事教育工作的黄美瑜,2011年就从台湾来到贵州。此次研习营活动不仅让黄美瑜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精美服饰大开眼界,也让她感受到了贵州10余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刚来贵州去学校时,道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现在贵州都已经县县通高速了,交通四通八达。”

 

参观完贵州省博物馆,黄美瑜除了对少数民族文化赞叹外,不少文物、恐龙化石等也让她流连忘返,“贵州和台湾的博物馆可以进行文物联展,增进大家的文化交流。”

 

参加此次研习营活动的台湾家长陈静坦言,小朋友在台湾和贵州都待过,在台湾上小学时常会有同学问她“大陆和贵州什么样”,有时候小朋友会解释不清楚,相信参加这次活动后她会有更深的感触,也可以更好地向台湾同学介绍贵州和大陆。(中国台湾网、贵州省台办联合报道)中国台湾网8月15日讯 

展开全文

寻信两岸 鸿雁寄浓情

2022-08-25

7月,来自漳州的两岸同名同宗村南靖县山城镇雁塔村的76岁村民徐盛土,向福建省档案馆正式捐赠其祖父百年前与台湾亲人书信往来的“手抄本”,以期这份“两岸同宗同祖同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得到更好的保存。

 

这是今年福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迁台记忆文献资料”征集活动的缩影。仅漳州市,据福建省漳州市台联透露,截至目前搜集到文书、照片、证书、族谱名册、书画等“迁台文献”档案文献2861件,其中两岸信件139件。

 

“目前民间很多两岸家书存在状况堪忧。”福建省漳州市台联会长方丽云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据不完全调查,漳州市民间现存两岸家书总量约在1万封左右,放眼福建省,数字则更为庞大。

 

征集启动后,方丽云给相熟的台胞、台属,打去一个又一个电话,寻找失落的两岸家书。她从电话那头听到最多的是:“早些来就好了”“家里好多都烂了”……

 

电子通信发达的时代,年轻人不易理解蕴藏于书信中的感动,及其所给予的精神力量。在方丽云看来,两岸家书无论实物还是“手抄本”,都弥足珍贵。

 

“手抄本”在2012年就经由媒体报道得到两岸同胞的热烈关注,并意外引出一段寻根之旅。那年,正在苦寻大陆亲人的台湾彰化县人徐肇宏,根据新闻报道来到雁塔村,追寻到大陆的亲人,延续两岸血脉情缘。

 

随着征集活动的展开,两岸信函等涉台文献资料,走出历史缝隙,重回大众视野,其中的骨肉亲情、真挚乡情打动今人。

 

东山县征集到一封从澎湖寄出,经两岸接力43年,终被东山亲属收到的两岸家书。

 

“好久没见台湾公公,非常想念您。”南靖县得到一封名叫清清的小朋友写给台湾游姓老人的信函,感激老人对其家庭的关心与资助,稚嫩的笔迹满是思念与谢意。

 

书信的背后是老人为缓乡愁,从20世纪90年代就访遍八闽寻根,而后在祖地霞峰村发展当地文化事业,热心公益的故事。南靖档案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信函的珍贵之处在于,“让我们看到了家、看到了根”,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

 

十余封泛黄的家书、一双等了38年的鞋、宴席上备有的在台亲人的碗筷……东山县铜砵村“寡妇村”展览馆内两岸同胞来往的书信及实物,记录下特殊时期分隔两地亲人间的“心的呼唤,情的诉说”。

 

据载,1950年5月10日,国民党军队撤出大陆时掳走大量壮丁。遭此浩劫的铜砵村从安静的小渔村成了人们口中的“寡妇村”。随后的几十年中,两岸对峙隔绝,至亲不得相见,浅浅海峡成为咫尺天涯。书信在那个时代成为相认至亲之间情感联系的重要载体。

 

在“寡妇村”展览馆负责人黄海泳看来,这些书信既承载着台湾与大陆分离的不幸,又维系着两岸生死相连的亲情。

 

铜砵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毅猛常走访村中台胞及台属。他说,幸而仍有许多人在那场浩劫中存活,有些落叶归根,有些则往返两岸,出钱出力帮助家乡的发展建设。

 

铜砵村村民谢姐已不惑之年。她爷爷在那场浩劫中去了台湾,后随探亲潮回村,十余年前过世。杨毅猛说,她谈起那段往事时只感慨:“愿不再有战乱,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东海相望同沘日,西窗共剪在何时。”“可怜两地遥相望,恭爱徒从笔下生。”记者看到,雁塔村徐氏的“手抄本”用规范的小楷抄录了当年书信的内容,笔迹历经百年风霜仍清晰。除了写尽骨肉亲情的思念,还记录下许多满怀乡愁的七律诗句。

 

徐盛土之子徐志雄说,高祖父20岁只身渡海赴台,62岁逝于台湾彰化,数十载无法如愿落叶归根的思乡之苦,都寄情于书信中。“这些文字保留至今,已一百多年之久。”(中新网漳州8月24日电 彭莉芳 张金川)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