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亿亩草原“带薪休假”的背后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2-06-17 14:58:25 | 来源: 新华社 |
近年来,内蒙古一些曾“寸草不生”的地方,已变得水草丰美、景色怡人。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得益于2011年国家在内蒙古等地主要草原牧区启动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有的地方禁牧,有的地方按草畜平衡要求减少牲畜数量,并给牧民相应补贴,相当于让草原“带薪休假”。至今,政策资金累计达455亿元,每年有140多万户、490多万名牧区群众从中受益。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牧民的生产方式。人们不再多养,而追求精养,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在这项政策支持下,内蒙古牧区生态、生产、生活形成持续向好的良性循环,以休闲旅游为主的绿色产业在草原上“萌芽”、发展。
十余年来,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动下,全区草原生态、牧民生活、畜牧业发展全面持续向好。草原自我更新修复能力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自治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达45%,比2010年提高8个百分点。
记者:叶紫嫣、邹俭朴
标签:
相关新闻
- 2022-05-16内蒙古发现约1.25亿年前恐龙化石
- 2022-01-14内蒙古:悦舞迎新春
- 2022-02-22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新闻推荐
- 两岸“春帆共济”,青年“同心筑梦”!湖里区成立首个台青就业创业基地服务联盟2025-02-21
- 外国智库专家:美国新一轮关税战冲击全球经济2025-02-21
- 市场监管总局在助力两岸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传唱人龙紫岚:我要用歌声讲好澳门故事2025-02-21
- 潘贤掌出席全国台企联新春联谊活动暨福州台协换届系列活动2025-02-21
- 台商扎根福州、投资福州的决心信心始终未变2025-02-20